翘鼻麻鸭
翘鼻麻鸭,学名为Tadorna tadorna,又称白鸭、掘穴鸭、花凫等,属于鸭科麻鸭属的鸟类。雄鸟体型较大,体长在54.3至63厘米之间,体重介于0.5至1.3千克;雌鸟体型相对较小,体长为52至59厘米,体重在0.62至1.2千克。该鸟类的虹膜呈棕褐色或褐色,喙部为赤红色或紫红色,脚部皮肤呈肉红色或粉红色。雄鸟的喙部赤红色且向上翘,在繁殖季节,上喙基部会出现一个红色的皮质瘤。头部和上颈部为黑色,并带有绿色光泽。背部至胸部有一宽阔的栗色环带;腹部中央有一条宽大的黑色纵带,从栗色环带延伸至肛门周围。肩羽和尾羽末端为黑色,其他体羽为白色。雌鸟的羽色较为浅淡,前额有一个小白斑,喙部无皮质瘤,头部和颈部不具备绿色金属光泽,栗色环带较窄且颜色较浅,腹部黑色纵带不够清晰。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翘鼻麻鸭的虹膜颜色为棕褐色或褐色,喙部呈赤红色或紫红色,脚部则呈肉红色或粉红色。雄性翘鼻麻鸭的喙部呈赤红色,并向上翘起,在繁殖季节,其上喙基部会出现一个突出的红色皮质瘤。它们的头部和上颈部为黑色,并带有绿色光泽;上背部至胸部有一个宽阔的栗色环带;腹部中央有一条宽大的黑色纵带,从栗色环带经过腹部延伸至肛门周围。颈下部、腹部两侧和背部为白色。腹部中央至肩胛部位的大部分区域以及初级飞羽为黑褐色;次级飞羽外缘呈金属绿色,在翅膀上形成明显的绿色翼镜;三级飞羽外缘为栗色;翅膀上的覆羽为白色。尾部及尾覆羽为白色,尾羽上有黑色横斑。雌性翘鼻麻鸭的羽色较淡,前额有一个小白斑,喙基无皮质瘤,头部和颈部没有绿色金属光泽,栗色环带较窄且颜色较浅,腹部黑色纵带不太明显。幼鸟的羽毛颜色较浅,喙部为暗红色,脸侧有白色斑纹,上体为褐色斑驳,前额、颈前部和下体表接近白色。在飞翔时,翘鼻麻鸭的黑色头颈、翼上和翼下的白色覆羽、绿色翼镜、黑色飞羽和腹部纵带、栗色胸环、红色喙部和脚部容易辨认。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翘鼻麻鸭的分布范围遍及欧亚大陆中部、东亚以及非洲地区,在中国除海南以外的各省均有分布,并随季节迁徙。繁殖地主要位于欧洲西部、中部和亚洲北部(包括西伯利亚南部和蒙古),越冬地则位于亚洲东部、南部和西南部(包括日本、朝鲜、中南半岛北部和印度北部)、欧洲南部以及非洲东北和西北角。在中国,翘鼻麻鸭主要在青海、内蒙古、东北等地筑巢繁殖,秋季迁徙至华北、华中、华南等地越冬。
栖息环境:翘鼻麻鸭偏好咸水生境,主要栖息在沿海滩涂和河口地区,欧洲种群尤为常见,也见于淡水地区,能够满足其饮水需求。亚洲种群的翘鼻麻鸭常栖息于湖泊、河口、水库以及内陆地区开阔的盐碱湖泊、沼泽和草场。栖息地海拔高度一般在1200至2650米之间。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活动特点:翘鼻麻鸭善于陆地行走,能够轻快地奔跑,也擅长游泳和潜水,飞行速度较快,两翅扇动迅速。春季时它们会频繁鸣叫,雄鸟会发出低沉的哨音“丢丢丢”,雌鸟则会发出“gag-ag-ag-ag-ag”的叫声,而冬季则相对安静。
觅食行为:翘鼻麻鸭的觅食行为多样,主要在清晨和傍晚活动,以水生植物、昆虫、小鱼和甲壳类等为食。它们会通过在水中快速游泳和潜水来捕捉食物,有时也会在陆地上觅食。翘鼻麻鸭的饮食主要依赖于咸水软体动物,例如水螅属生物、咸水螺以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如腹足纲、昆虫纲和甲壳类动物,还包括小鱼、鱼卵等动物性食物。此外,它们也会摄取藻类、植物嫩芽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雏鸟特别偏好沙蚕属和蜾蠃蜚属的食物。翘鼻麻鸭获取食物的方法多样,包括在裸滩上挖掘以及在水深不超过40厘米的浅水区域潜水倒立觅食。幼鸟孵化后便能够学会潜水捕食。翘鼻麻鸭通常在夜间觅食,每天可能花费多达12小时在觅食上,其捕食模式与潮汐周期紧密相连。
行为节律:除了欧洲种群主要为留鸟外,翘鼻麻鸭的大多数种群会随着季节进行迁徙。每年3月初,它们从越冬地出发前往繁殖地,繁殖期在5月至7月,之后进行换羽迁徙,亚洲的繁殖种群也可能在繁殖地附近进行换羽。7月至10月间,翘鼻麻鸭会换羽,在此期间无法飞行25至31天。9月末,它们开始向越冬地迁移,通常在10月末至11月初到达南方越冬地。迁徙时,它们通常以家族群或小群的形式出现,路线选择多沿海岸和河流,途中会不时停歇和觅食。
集群行为:在繁殖期间,翘鼻麻鸭通常成对生活,而在其他时间则喜群居,尤其在冬季,常常形成数十至数百只的大群。在换羽期间,它们的群居性更加明显,有时能聚集到10万只以上的大规模群体。在中国昆明滇池等地,翘鼻麻鸭常见以3至5只的小群在湖泊表面或附近的浅滩上活动觅食。
防御行为:翘鼻麻鸭非常警觉,经常伸长脖子四处张望,一旦发现百米外有人接近,便会立刻起飞。在带领幼鸟觅食时,如果遇到危险,翘鼻麻鸭的亲鸟会故意飞向相反方向,以转移捕食者的注意力。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翘鼻麻鸭实行一雌一雄的配对制度,这种配对关系能够维持多年。在迁徙和换羽期间,它们可能会暂时分离,但通常在越冬地或迁徙途中或抵达繁殖地后形成配对。它们的繁殖季节在每年的5月至7月,雌鸟在2岁时达到性成熟,而雄鸟则在4至5岁时成熟,它们在水中或陆地上交配。翘鼻麻鸭倾向于单独或以小群体形式筑巢繁殖,有挖掘洞穴的习惯,因此被称为“掘穴鸭”。它们通常在海岸、盐湖边缘、沙丘或岩壁间筑巢,经常利用兔子和狐狸废弃的洞穴,洞穴深度可达4米。偶尔也会使用树洞,最高距离地面8米,或者利用干草堆或人工巢。在极少数情况下,巢也可能建立在开阔地区或距离水1公里的茂密植被中。雌鸟选择筑巢地点,并负责筑巢。巢呈盘状,外层主要由禾本科植物、芨芨草、鸟骨和鱼骨构成,内层则由雌鸟腹部的绒羽组成。
巢高约8厘米,深约6厘米,内径17.5厘米,外径26厘米。如果是洞穴,则通常不需要添加其他材料。每窝产卵7至12枚,通常每天产一枚,偶尔会出现种内巢寄生现象。卵呈椭圆形,浅黄色或奶白色,大小约为62至70毫米×42至51毫米,重量为69至78克。孵卵由雌鸟独自负责,雄鸟则在巢旁守卫。翘鼻麻鸭非常护巢,雌鸟离巢时会用绒羽覆盖卵,雄鸟蹲在巢旁守卫,并在必要时发出低沉的叫声,迅速飞回巢中。
孵卵期持续27至29天。雏鸟孵化后第一天重约50克,早成性,很快就能跟随亲鸟在水中活动。45至50天后,它们的羽翼丰满,一般飞行距离巢不超过3000米,但也有例外,个别可达30000米。雏鸟孵化15至20天后,亲鸟会离开进行换羽和迁徙,之后雏鸟会形成多达100只的公共托儿所,由一只或多只成鸟照看。翘鼻麻鸭的平均寿命为4.5岁,佩戴环志的个体最长寿命约为14.5岁。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种群现状:根据2015年的数据评估,翘鼻麻鸭的全球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分布范围也在扩大,全球成鸟数量约为41.5万至50万只。
致危因素:在欧洲,翘鼻麻鸭种群数量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退化,如潮汐坝计划,以及局部地区贝类养殖导致的数量显著下降。在亚洲中部,影响翘鼻麻鸭种群数量的因素主要是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由于在换羽期间集群,翘鼻麻鸭对传染性疾病(如禽流感)非常敏感。
保护级别:翘鼻麻鸭作为我国的三有保护动物,自2000年起便被纳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由2000年8月1日国家林业局令第7号正式施行)。此外,该物种在2021年亦被纳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之中。
2019年,翘鼻麻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列为无危(LC)级别。同时,该物种在中国辽宁省和江西省被列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