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
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隶属于鹿科麋鹿属,是一种体型硕大的鹿类。它亦被称作“四不像”。其体长介于170至217厘米之间,尾巴长度在60至75厘米。成年雄性麋鹿的体重可达到214公斤,而雌性麋鹿的体重则可达159公斤。麋鹿头部较为宽大,眼睛较小,眼眶下腺显著;鼻子裸露在外,部分较为宽阔;吻部细长;颈部和背部较为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阔,肉厚且可分开,脚趾间有皮腱膜;侧蹄发达;尾巴长,尾端为黑色。麋鹿的毛色随季节变化,夏季为红棕色,肩部下方有黑色条纹;冬季则为灰棕色,侧腹部和喉部有暗色区域。
2016年,麋鹿的野外种群已全部灭绝。然而,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它们被人工引种至全球约3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野外饲养。在中国,麋鹿主要分布在北京麋鹿苑(又称南海子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以及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是典型的湿地生物,偏好生活在湿地草丛或芦苇丛中。它们对栖息地的选择受食物、水源和干扰三个环境因素的影响。
麋鹿种群数量曾高达300万头。然而,1900年,战乱和洪水导致中国境内唯一的麋鹿种群在北京南海子消失;1904至1985年间,仅存的麋鹿种群在国外的乌邦寺庄园幸存。自1985年起,中国开始重引入麋鹿,以恢复其野外种群。截至2020年9月,中国境内共有8000多头麋鹿,国外圈养的有1200多头。2016年,麋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被评为野外灭绝(EW)。2021年,麋鹿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麋鹿体型庞大,体长在170至217厘米之间,成年雌鹿的尾巴长度可达60厘米,而成年雄鹿的尾巴长度可达75厘米。雄鹿体重可达214公斤,雌鹿体重可达159公斤。
麋鹿具有多种动物局部特征,如马头、鹿角、驴尾和牛蹄,然而整体却与这四种动物均不相同,因此被民间称作“四不像”。其头部较大,眼睛较小,眼眶下方有明显的腺体;鼻子裸露在外,部分较宽;吻部长而狭窄;颈和背部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阔且大,肉质丰富且能分开,脚趾间有皮腱膜;侧蹄发达,有利于在沼泽地行走;尾部细长,尾端黑色,用以驱赶蚊蝇,适应沼泽环境。其毛发颜色随季节变化,夏季呈红棕色,肩部有黑色条纹;冬季呈灰棕色,侧腹和喉部有暗色区域。
雌雄麋鹿在外形上略有差异:雌性无角,体型较小;雄性有角,角型独特,主干在角盘附近分为前后两枝,前枝再分叉为两个,后枝随年龄增长可分叉2-3次,且后枝分叉较直。雄性鹿角每年12月或1月脱落,新的鹿角随即生长,并于次年5月完成。
幼麋鹿与成麋鹿在大小和形态上存在细微差别:新生幼麋鹿毛色为橘黄色,身上有白斑,平均体重约11千克。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2016年,麋鹿的野外种群已全部灭绝。但在灭绝边缘,麋鹿被人工引种至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野外饲养。中国是麋鹿养殖种群的主要分布地,主要在北京麋鹿苑(又称南海子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以及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是典型的湿地物种,偏好生活在湿地草丛或芦苇荡中。其栖息地选择主要受三个环境因素影响:食物(陆地生物数量及植被高度)、水源(与水的距离及与沼泽地的距离)和干扰(与人为活动干扰的距离)。秋冬季节,麋鹿倾向于栖息于植物密度高、植被高度高、陆地生物数量多的互花米草群落;春夏季节,则偏好植被高度低、陆地生物数量少的互花米草群落。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麋鹿是复胃大型食草动物,喜食新鲜嫩叶,主要食物包括禾草、莎草、豆科草和杂草等。夏季,它们也会摄食大量水生植物。成年麋鹿每日觅食干物质约10.27千克。采食方式为低头,用嘴唇将头部周围可食植物扯入口中。
社群行为:麋鹿为群居性动物,其社会结构可分为五类:首先是母仔群,由雌麋鹿及其幼崽构成;其次是混合群,包含雌性、雄性和幼崽;第三类为雄性群,仅由雄麋鹿组成;第四类是雌性群,仅由雌麋鹿构成;第五类为单一个体群。麋鹿社群内部存在等级差异,担任“群主”的雄麋鹿对群内所有成员拥有绝对权威,而雌麋鹿之间则不存在等级之分。
节律行为:麋鹿的日常活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上午主要进行休息,午后则进行觅食和活动。
交流行为:在雄麋鹿的发情期,它们会展现出多种行为来吸引雌麋鹿。雄麋鹿之间还会发生角斗,以争夺配偶或驱逐其他雄性。发情期结束后,作为“群主”的雄麋鹿仍会与成年雌麋鹿保持交流,雄麋鹿通过嗅闻和用嘴接触对方身体,雌麋鹿则通过面对面摩擦进行交流。
其他行为:麋鹿擅长游泳,与其他鹿科动物不同。它们还会进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等运动,这些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寻找食物和水源。当受到外界干扰时,麋鹿会表现出警觉行为,即直视目标,颈部伸展,眼睛瞪大。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发情阶段:麋鹿的发情交配与季节相关,发情期通常从5月底或6月初开始,至9月初结束,有时还会出现二次发情。雄麋鹿根据年龄可分为三类:占据雌麋鹿群的“群主”、试图取代“群主”的“挑战者”以及远离繁殖群的“单身汉”。雄麋鹿的年龄决定了它们在发情期的角色,而老龄雄麋鹿在失去繁殖能力前会重新成为“挑战者”。麋鹿实行一雄多雌的“后宫制”,在发情期,为了维持对雌麋鹿群的掌控,“群主”会消耗大量体力,导致体重下降。因此,“群主”会轮流占据雌麋鹿群,大约30-50天后,当“群主”体力耗尽,新的“挑战者”会取代其位置,而原本的“群主”则会恢复进食,体重逐渐回升。
妊娠哺育:麋鹿,一种胎生哺乳动物,其雌性个体妊娠期约为280天,产仔多在3月至7月,尤以4月和5月为高峰。临产前,雌麋鹿会离开群体,显得焦虑不安,选择隐蔽、草木繁茂且地势较高的地点生产。产仔过程持续约十几分钟至一小时,且雌麋鹿多采取站立姿势。产仔后,雌麋鹿会舔净幼仔身上的羊水,并食用胎盘。约15至45分钟后,幼仔能站立,而30至90分钟内开始吮吸初乳。出生后的1至3天内,幼仔会长时间卧伏,第3至6天开始跟随母亲在群体中活动,但仍保持卧伏状态。至第7天,幼仔开始尝试觅食,两周后即可食用草料。
幼体麋鹿在第一年生长发育迅速,其后蹄迅速成长至成体大小;第二年,耳朵与尾巴长度与成体相当;第四年,麋鹿体长达到成体尺寸,雌麋鹿体重也相应增长;第五年,雄麋鹿体重同样达到成体标准。雌麋鹿的性成熟大约在两年零三个月,而雄麋鹿则需一年后才达到这一阶段。麋鹿的平均寿命约为18年。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麋鹿的种群数量曾高达300万头,尤其在商周时期最为繁盛。然而,由于人类活动、食物减少和栖息地消失等原因,麋鹿种群在汉唐宋时期急剧减少,至元明清时期仅剩300头以内。1900年,中国境内的麋鹿因战乱和洪水在北京南海子灭绝。1904年至1985年,国内仅存的麋鹿种群在国外乌邦寺庄园幸存。
自1985年起,中国开始重引入麋鹿,逐步恢复野外种群。麋鹿分布点从最初的2个增加至2020年的81个,几乎覆盖了原有的麋鹿栖息地。截至2020年9月,中国境内共有8000多头麋鹿,境外圈养的有1200多头。
麋鹿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导致的栖息地减少、气候变化、过度捕猎以及食物资源减少。
2016年,麋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野生灭绝(EW)等级。2021年,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麋鹿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针对麋鹿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强栖息地保护、控制人类活动对麋鹿的影响、恢复和扩大麋鹿的生存环境以及提高公众对麋鹿保护的意识。
1. 在麋鹿灭绝前居住的区域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以保护这一物种。这些保护区包括:1985年成立的北京麋鹿苑、1986年设立的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以及1991年创建的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实施了麋鹿的重新引入计划,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大规模物种重新引入项目的实施。例如,1985年,北京麋鹿苑从英国引进了38只麋鹿;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引进了39只麋鹿。
3. 采取了麋鹿向外输出策略。以1991年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率先向外输出为例,随后在1995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也开始了这一行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