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词条    生物动物   

红豆杉

红豆杉,学名Taxus 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亦称紫杉、卷柏、扁柏、红豆树、观音杉,是一种我国独有的珍贵常绿乔木。该物种广泛分布在我国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等地的高山区域,海拔多在1000至1200米以上。2004年,红豆杉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为保护对象,2019年再次被收录至附录II,并于2021年被提升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该树种胸径通常在60至100厘米之间,树皮与冬芽色调相似,多呈褐色;芽鳞呈三角卵形,背面无脊或呈纵脊;叶子呈不规则排列,以条形为主,边缘微弯或直,颜色由上至下渐淡,背面有两条气孔带。种子外被红色肉质假种皮,呈卵圆形,顶部渐窄,微扁或圆形,顶部有二钝棱脊,尖端为突起的短钝尖。

红豆杉用途广泛。其木质结构紧密,纹理美观,适合制作家具和工艺品;枝叶繁茂,形态优雅,常作为观赏植物;此外,它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助于净化空气。然而,红豆杉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服用可能引发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红豆杉为常绿乔木,胸径可达60至100厘米。一年生枝条呈绿色或淡黄绿色,秋季转为绿黄色或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条则多呈黄褐色、淡红褐色或灰褐色。树皮为灰褐色或暗褐色,冬芽颜色与树皮相近,芽鳞三角形卵形,背面有纵脊或无脊。叶片条形,排列成两列,多为微弯或直,长1至3厘米,宽2至4毫米,顶部尖细,上面深绿色,下面逐渐变淡,有两条气孔带。雄球花浅黄色,雄蕊8至14枚,花药5至6枚。种子被红色肉质假种皮包裹,卵圆形,上部渐窄,长约5至7毫米,径3.5至5毫米,微扁或圆形,顶部有二钝棱脊,先端为突起的尖角,种脐近圆形或宽椭圆形。

红豆杉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植物种类,其自然栖息地主要分布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云南东北及东南部、贵州西部及东南部等地,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至1200米以上的高山区域。

生长特性 编辑本段

红豆杉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乔木,多见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自然环境中,尤其在南部地区,常见于海拔1500至3000米的阔叶林中。作为阴性树种,红豆杉偏好阴凉、温暖湿润的气候,忌讳强光和水涝。它适宜在温度介于20至25摄氏度、年降水量不少于800毫米的亚热带气候中生长。红豆杉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能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生存。此外,它适宜在结构松散、排水优良的砂质土壤中生长,土壤的酸碱度应在5.5至7.0之间。

繁殖方式 编辑本段

自然繁殖:在红豆杉属植物的孢子成熟并分化为雄性配子和雌性配子时,雌雄配子开始分裂形成生殖细胞。红豆杉属植物在传粉过程中,由胚珠分泌传粉滴,以吸引花粉,但自花传粉的成功率较低。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后,卵核与精核融合形成合子,合子最终发育成成熟的个体。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由于红豆杉种子的休眠期较长,播种前需进行低温层积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处理后的种子在次年春季播种,播种方式通常有撒播和条播两种。播种后需搭建遮光棚,保持透光度约50%,并在干旱季节保持土壤湿润。

红豆杉红豆杉

扦插繁殖:红豆杉还可通过扦插繁殖。每年的初春和秋末是最佳扦插时期。扦插前需育苗,通常选用优良母株的穗条建立采穗圃,生产扦插育苗所需的穗条。扦插过程一般安排在早晨进行,1至2天内完成,完成后需压实土壤。在夏季中午阳光强烈时,应做好插苗的遮荫工作,以防暴晒。

病虫害防治:红豆杉常见的病害包括茎腐病和白绢病,而虫害则主要有蚜虫和白蚁。

茎腐病:茎腐病的表现为茎干基部首先出现腐败,叶片初期变黄,随后逐渐枯萎,根茎和茎基部变褐色并腐败,表皮脱落,果实腐烂,最终导致全株死亡。虽然初期仅部分植株出现症状,但由于其高度传染性,会逐渐扩散至其他植株。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控制土壤温度和肥料施量。

白绢病:白绢病在每年6月初至7月至8月初开始蔓延,高温达到35摄氏度时为发病高峰,9月下旬逐渐停止。红豆杉一旦感染此病,应立即清除病株、修剪落叶,以保证苗木健康并增强其抗病能力。

蚜虫:对红豆杉造成严重威胁的是蚜虫。在气温适宜的季节,蚜虫繁殖迅速,而冬季则不会发生。蚜虫会侵袭红豆杉的根部和叶片,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红豆杉死亡。在虫害高发期,可使用吡虫啉乳剂进行灭杀,有效控制蚜虫的侵害。

白蚁:红豆杉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正常管理下无需使用药物。但若遭遇少量白蚁,可使用白蚁药进行集中诱杀。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物种现状:红豆杉生长缓慢,繁殖能力弱,自然更新困难,导致其在野外的分布稀疏,资源有限。红豆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大量药品需求和商业利润的驱动,使得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致危因素:红豆杉濒危的原因包括:分布局限、生态竞争力弱、自然更新缓慢、生境变化以及非法掠夺等。红豆杉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西部至西北部地区,这表明其分布局限和特有性。不同年龄的红豆杉个体对光照需求不同,导致整个种群生态竞争力较弱。种子产量少、生长期长以及虫害的侵扰,均不利于红豆杉种群的发展。生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种群衰退。非法盗伐者为了获取高额报酬,不惜违法盗伐,导致红豆杉资源日益减少。

保护级别:20世纪末,中国将红豆杉列为国家Ⅰ级保护植物。2004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中国红豆杉属植物列入保护公约附录。2019年,再次被列入附录II。

保护措施:随着红豆杉药用价值的不断开发,中国各省开始将保护红豆杉资源纳入规划。例如,2005年云南省大力发展人工原料林基地,以满足紫杉醇类药物对红豆杉的大量需求。人工林基地的密植方式有助于大量收获红豆杉枝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修睿    下一篇 曾舜晞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