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红鹳
美洲红鹳,学名为Phoenicopterus ruber,属于红鹳科红鹳属。这类鸟类的体高约为1米(42英寸),翼展约为1.5米(5英尺)。雄性平均体重约为2.8千克,而雌性则为2.2千克。尽管雌雄在外观上相似,但雄性体型略大。它们的喙大而呈钩状,喙尖为黑色并向下弯曲,脚部具有蹼。羽毛色彩丰富,从深粉色到红色或橙色不等,飞羽和尖翼为黑色。
美洲红鹳主要栖息在中美洲加勒比海沿岸,分为四个种群,分别位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南加勒比海、尤卡坦半岛以及北加勒比海至巴哈马地区。它们是涉禽,偏好泥滩和盐度适宜的浅海岸泻湖环境。
2020年,美洲红鹳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列为无危(LC)等级,并在2023年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入附录Ⅱ。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美洲红鹳体态修长,身高1米(42英寸),翼展1.5米(5英尺)。雄性略大于雌性,体重分别为2.8千克和2.2千克。雌雄眼睛附近有淡黄色特征。喙部大而呈钩状,上喙颜色较浅,喙尖为黑色并向下弯曲,喙内有两排梳状刚毛。它们拥有较长的脖子。羽毛颜色多变,从深粉色至红色或橙色,头部、颈部和臀部的颜色较深。飞羽和尖翼为黑色,腿部长,腿上的皮肤呈粉红色,膝盖略带黑色。美洲红鹳的脚部有蹼,脚蹼为粉红色,有三趾。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美洲红鹳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加勒比海沿岸,包括加拉帕戈斯群岛、南加勒比海、尤卡坦半岛、北加勒比海至巴哈马等地区。主要繁殖地为巴哈马大因那瓜古巴卡马圭群岛里奥拉加托斯、尤卡坦半岛、墨西哥博内尔岛、荷属安的列斯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咸水泻湖、哥伦比亚瓜希拉半岛、委内瑞拉北部海岸、博内尔岛及其附近岛屿、尤卡坦半岛的北海岸、巴哈马、伊斯帕尼奥拉岛、古巴、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以及佛罗里达州南部等地均有其分布。美洲红鹳偏爱生活在泥滩和有盐度的浅海岸泻湖中。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觅食行为:美洲红鹳的饮食主要包含小型甲壳类、软体动物、若干蠕虫、细枝草种子及藻类。作为滤食性鸟类,其觅食策略包括:喙部在水面上下移动以捕捉浮游生物;头部倒置于浅水,通过舌头的倒钩将食物送至喉咙,同时起到过滤作用;挖掘水底约1米深处的食物;在泥地上跺脚杀死猎物,动作可以是定点或环形进行;沿河岸奔跑,用脚刺穿猎物,或在行走时用喙刮取泥浆中的微生物。
美洲红鹳获取水源主要通过收集雨水,若遇淡水短缺,其眼部上方特有的排盐器官可帮助排出体内盐分,类似于其他海洋脊椎动物。
社群行为:繁殖季节,大多数美洲红鹳种群会聚集形成大型群体(至少50只),但也有特例,如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种群通常以5-10对为单位进行繁殖。
节律行为:美洲红鹳通常不进行迁徙,仅在夏季繁殖地和冬季觅食地之间进行短途迁移,迁移原因多为寻找食物或因栖息地受干扰,如水位上升导致难以涉水觅食。
攻击行为:美洲红鹳攻击性不强,对领地的领域意识较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攻击行为:喙部互相啄击、追逐,一只鸟啄另一只的尾巴,被追逐者会伸展脖子。它们有时会张开嘴巴,伸出脖子发出咆哮声。雄鸟在与其他繁殖对接触时,攻击性会增强。
在奥杜邦动物园的圈养种群中,雄性更具攻击性,成对个体比单身个体更具攻击性。
活动特点:美洲红鹳受威胁时,会快速行走和奔跑。飞行前需助跑,边跑边快速拍打翅膀,伸展脖子和腿飞翔,时速可达50-60千米,以“V”形或对角线飞行。
日常活动:美洲红鹳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理羽、觅食、休息和洗澡。在繁殖期,白天和夜晚都会喂养雏鸟。理羽时,它们会用喙部将尾巴附近的油脂涂抹在羽毛上,起到防水作用。梳理羽毛占其15-30%的时间。洗澡时,它们可能将全身浸入水中。
体温调节:美洲红鹳通过腿和脚调节体温:低温时,长腿加速体温下降,通过单足站立减少热量散失;高温时,双腿站立增加散热,这种姿势是美洲红鹳的一个显著特征。
鸣叫特点:美洲红鹳的鸣叫主要用于群体内部成员的沟通,确保群体的完整性。它们的叫声与鹅类似,包括飞行和地面活动时的喇叭声,觅食时的低沉嘎嘎声,以及繁殖期或遭遇攻击时的咕噜声和咆哮声。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美洲红鹳在3至6岁时达到性成熟,大多数情况下实行一雄一雌的交配制度,但也有非固定配对的情况。繁殖对通常维持较长的关系,并且那些保持长期关系的个体一般不会参与群体的求偶活动。一对繁殖对能维持多久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成年个体的加入或离开,以及亚成体的成熟。
求偶与交配:求偶活动主要在1月至5月进行,地点多在陆地上。一些低强度的求偶行为全年可见。美洲红鹳的求偶动作包括张开翅膀、伸长脖子、翘起尾巴、头部后仰、交替伸展翅膀和腿,以及头部的左右转动和颈部伸展。尽管雄性通常发起求偶,但雌性往往主导整个过程。双方若感兴趣,雌性会从雄性身边走过,若雄性接受,则一起同行,直到一方中断。
筑巢:美洲红鹳使用下颚挖掘泥土,堆叠并抹平,形成小锥形土堆,并在顶部挖洞。巢高约30厘米,周围通常有小型河道。如果是在无泥土的岩石岛上,巢材可能是一堆石头。雌雄共同筑巢,且旧巢常被重复使用,群体中的巢穴分布紧密。
产卵与孵化:卵为白色,偶尔呈粉红色,产在泥巢的碗状顶部。窝卵数通常为一枚,偶尔两枚。孵化期为27至31天,雏鸟5至8天后可离巢。雌雄鸟轮流孵卵和哺育,喂食频率和持续时间在雌雄间无显著差异。雏鸟离开巢穴后主要在夜间觅食。
在雄一雌二的繁殖模式中,地位较低的雌性往往与高级雌性发生冲突。当两只雌性在同一巢穴中产卵时,它们会试图破坏对方卵或将其推出巢外。在雄二雌一的繁殖组合中,地位较低的雄性往往承担起主要的孵化和育儿责任。而在雄二雌二的繁殖组合中,主导地位的雄性和两只雌性负责巢穴的照管,次要地位的雄性则被限制在外围,无法进入巢穴。与三成员的繁殖对相比,四成员的繁殖对中雌性之间的敌意较低。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截至2019年,美洲红鹳的整体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例如,在尤卡坦半岛,其数量从1954年的6057只增至1998年的2.7万只;在委内瑞拉,种群数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约1.8万只增至1996年的约3.7万只,且自1987年起,美洲红鹳开始在委内瑞拉大陆筑巢;2019年,全球种群数量介于21,9490至30,7490只之间。
威胁因素:热带风暴和飓风可能对沿海地区栖息的美洲红鹳造成致命打击,此外,洪水和盐度降低也可能减少其食物资源。
保护等级:2020年,美洲红鹳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列为无危(LC)等级。2023年,美洲红鹳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收录。
保护措施:美洲红鹳被《伯尔尼公约》(Bern Convention)附录二列入,作为严格受保护的物种。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