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文化百科    地理百科   

妇好墓

妇好墓位于殷墟C组基址西南是1928年以来殷墟祠堂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科学发掘殷墟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好的商王室成员墓。1961年,国务院公布安阳殷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号被划分为重点保护区。1976年被考古学家发掘,列为1976年“中国十大考古成就”。在殷墟中心的西南面,有一个凸出的小丘。1975年,随着“农业学大寨”平整工地的浪潮起来了,当地人打算用这个小丘来种地。为了不影响农业生产,并查明该地区是否为殷墟地区,考古学家决定进行勘探和钻探工作。1976年郑、陈志达、张值恒等人对小屯村西北进行了正式发掘。5月16日,在民工何的铁锹上发现了漆皮和玉坠,工作人员决定对该墓进行重点发掘。5月17日开始挖掘,6月4日挖到地下水位、7日用水泵抽水、清理完竣。期间出土了大量文物,象牙杯、骨笄、玉器、骨架、青铜器等。

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米.5米。墓上刻有甲骨文“母辛宗”的享堂,庙号为“辛”妇好墓保存完好,随葬品丰富。经过整理,对出土的青铜器进行了清点、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皿等文物1928件,烈士16人。其中,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近200件“妇好”铭文有上百件。

妇好墓的发掘是目前唯一能联系甲骨文并确定年代的、商王陵的墓主人与身份。为研究武丁 政治、经济、手工业、文化艺术、与国家或民族的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6年7月,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目录

考古发掘 编辑本段

发现墓葬

殷墟,商代晚期的都城,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对岸。在殷墟中心的宫庙遗址西南侧,有一块略高于周围地面的三角形区域、地势东窄西宽的丘陵地带,是殷朝文化遗存的分布地。1975年冬天,随着“农业学大寨”平整工地的浪潮兴起,这个小丘也成了当地人平整的目标,用于耕种。为了不影响农业生产,并查明该地区是否为殷墟地区,考古学家决定进行勘探和钻探工作。郑负责小屯遗址的钻探工作因为小丘里的棉秆没拔,他决定在边上干活。11月20日开始钻探,发现耕作土层下有殷文化层,夯土自东向西变薄。11月23—25日,在岗底南缘140多米长的悬崖上刮下来的一段向东70米处,发现一处夯土房屋地基、路土、打破房子地基上的灰坑,五号墓(妇好墓)南端的填土暴露在外。自12月1日以来,在遗址的东南角挖掘了6个勘探点,暴露了几个殷代房基。由于天气原因,12月15日被覆盖,决定第二年进行挖掘。

勘探过程

在办理了申报和批准手续后,1976年春,郑、陈志达、张值恒教授等人主持了小屯村西北的发掘,重点是建筑基址。在发掘1号房基、清理完地基土后,发现一个长方形的坑,坑内填满了夯土,钻孔后向下才知道夯土依然存在。但由于夯土硬、干,铲可以 由于无法取土,所以采用了就地挖掘的方法。5月16日,农民工开始在边缘探索因为墓穴很深,他们没有铲了三次后,我还没到达终点。开始在墓坑北端、墓坑西北角向东、向南钻孔2米,最后决定在中心钻孔。从6米到7米,工人何他的探杆沉到坚硬的底部铲子提起来后,满满的都是鲜红的油漆当何师傅在铁锹里发现一个玉坠时,他就重点发掘了这座古墓。

发掘过程

1976年5月17日,此墓开始发掘,遗物分层掩埋,共分6层。第一次发现的是一件残陶爵,在墓的东北方向发现了一件大理石臼。在距墓口5.在6米深的一层上,发现了3个象牙杯和大量。在都史南部,有不同材料覆盖的陪葬品、一对石鸟精致的骨雕刀和一面铜镜。受压文物包括两面铜镜一只大蝉和一个小石锅、石垒、石罐等供玩赏的“弄器”还有玉管,玛瑙珠等。打扫完六楼,走近水层,发现上面刻着“司辛”石牛,人骨和狗骨。

6月4-5日进行水下挖掘准备工作6日,由于供电问题,决定用绞车在水下挖掘墓的北端和中部。很快,中间出土了两根玉杆和一个石人,北方出土了大方鼎等大型青铜器、大甗。7日供电问题解决后,工人分组轮流操作。从墓室中间往下挖,进入墓室,发现了玉石。然后把玉装进桶里,把残铜装进筐里,送到地上,再用平板车送到工作站。桶里的玉抬回来后,陈志达和工作站工作人员用纸包好,放进纸箱子里。棺椁中的玉器和小青铜器基本取出后,他们开始清理墓周围的陈方大型青铜器,包括三联、偶方彝。

墓葬形制 编辑本段

墓葬结构

妇好墓呈长方形竖井状,是一座没有墓道的坑墓。墓口长5.6米、宽4米、深7.5米。在离墓口6.2米开外,东西墙上各有一个长方形的壁龛。东壁龛长1.9米、宽0.45米、高0.4米,西龛长1.7米、宽0.3米、高0.35米。在东、西壁龛各有两个、一个殉葬人。墓底四壁上,有两层熟土台,高1.3米、宽0.3米。南墙上有几个平台,长约3.4、径0.15米的原木。圆木两端分别与东西两侧的两层平台相连,由南向北并排铺设,形成墓室顶盖。墓底有一个长1.2米、宽0。8米、一个约1米深的腰坑,里面埋葬着一位烈士、一只狗。

坟墓的填充物已经夯实,夯实层有10厚-11厘米,夯窝直径为3-5厘米。墓门上方,有一个南北长5的长方形.5米、东西宽5米的房屋地基。建筑物的基础表面被夯实到25的厚度-40厘米。建筑的地基上有一个柱洞,柱洞底部用鹅卵石做柱基,柱洞外侧有一个带外伸柱的柱洞。这座房子的地基被推断为一个大厅,用来供奉墓主人。妇好墓共有十六位烈士,腰坑一位,东西三个龛,墓北端四人,其余八人不详。墓中还有六只殉狗,腰坑一只,棺顶五只。

棺椁结构

妇好墓内有木棺和棺。组成封面的原木大概有3根.4米,径约0.15米。圆木由南向北排列,红黑相间的粘在圆木上“彩绘”,代表先用帐幔之类的东西盖住。这些长凳是由扁平的木板制成的,但由于浸泡在水中,大多数已经腐烂,结构不明。根据二层台的范围,大概有5米长、宽3.4-3.6米、高1.3米。棺材在棺材中间的南面,它的大小是、结构不明。从木棺的漆片来看,断面是红色的、黑相间的漆皮。漆皮厚0.015米,而且有明显的层次。漆皮上有厚厚的麻布痕迹,麻布上有细细的丝绸。棺底有厚厚的一层漆皮和朱砂,但没有发现人骨。墓主人的遗体也已经腐烂,墓主人的埋葬方式不详。

出土文物 编辑本段

分布结构

妇好墓中的随葬品主要分布在五个部分。第一,墓葬填充自上而下共六层,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兵器与玉石雕塑。二是顶楼,随葬品主要是青铜礼器和乐器。三是棺顶,随葬品以玉器为主。第四,棺外随葬品以青铜重礼器为主。第五,在棺椁中,随葬品主要是玉器礼器和海贝。该墓共出土1928件随葬品,其中包括468件青铜器、755件玉器、564块骨头,3个象牙容器和6820多个货物外壳。出土了134块霰、戈、镞等青铜兵器54件、矛、戚、岳及其他礼仪性玉兵器。

随葬品

三联甗(yǎn):三联同昌103.7 cm,身高68 cm,体重138.2千克。这件作品是一个复合炊具,有一个甑和三个甑,三个甑直径为32.6-33厘米,高26.2-26.6厘米。三甑颈饰龙纹。容器圈口饰三角纹和钩雷纹,容器面口饰龙纹,四角饰牛头,四壁饰龙纹和网纹,底部饰大三角纹。在中间口的内壁上、甑的内壁和两个耳朵下面的外壁是“妇好”二字铭文。是一件青铜重器,是研究商代青铜文物类型学的重要资料同时被列为国宝,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偶方彝:偶方彝长88.2 cm,高60 cm,体重71 kg。偶方的口为长方形,沿口边有七个饰有动物面孔的凹槽凹槽是专门为放置酒桶而设计的。体腔中空呈长方形,底部也是长方形的圆足。偶方一两端有耳朵,有大耳朵长臂的象头,还有一对獠牙。封面顶部有两个对称的饰有三角形图案的纽扣,中间有一个脊和四个坡角,各边中间有一个叶缘。封面长边中间有一张猫头鹰脸,封面两侧装饰有两个倒置的夔文。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铜钺:大铜钹是中国古代用于劈砍的御寒兵器。由斧身和斧柄组成,斧身由石头制成、铜或铁,斧柄是木头。霰主要用作军事力量的象征。妇好墓出土了四把铜钹,上面刻着“妇好”二字的名字。两个大铜钹都重达89公斤,象征着商朝极高的王权,展示了妇好的军事成就。

妇好鸮尊:富严昊尊高通49.5厘米,口长和直径16.4厘米,重16.7公斤。全身呈猫头鹰状,头部略向上,尾巴和脚支撑身体。这只猫头鹰全身都有精美的装饰图案,背上铸有一只鸟和一条龙。口下内壁有“妇好”铭文,其中一对出土,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

玉器:墓中出土了一批玉器,种类多,石头多、璧、黄等礼器,做仪仗戈、钺、矛等。主要呈深浅不一的绿色,经科学鉴定,多为透闪石和阳起石。透闪石与新疆玉一致,经鉴定标本硬度为莫氏6度。比如玉器分布在不同的地方:高3.1厘米、长14.1厘米的玉虎现在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通长11.8厘米,宽6.5厘米,盘深0.4厘米的翡翠调色盘现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高8.5厘米跪玉图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其它文物

付豪墓出土的象牙杯(盛酒器)高30.5厘米,璧厚0.9 cm,象牙根雕,花纹细密,镶嵌绿松石,杯柄虎形,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出土的贝壳产于中国台湾省、南海(广东沿海、海南岛、福建厦门东山以南),反映出商朝与这些海域有交流。随他陪葬的装饰品有420多件,大部分是玉饰,其余镶嵌有玉饰、观赏品。玉石可以用来研究发型、头饰、着装等。其中有动物造型的玉饰,动物形象的特点大多生动。玉外有绿松石、孔雀石、绿色水晶雕刻和玛瑙珠等。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妇好”铭文的有鸮尊、盉、一对小方鼎,继母辛的大方鼎、一对四条腿的寺庙,和一对刻有其他铭文的方罐、方尊等,有10多块、10爵。

学术研究 编辑本段

妇好墓的墓主为“王妃”看似结论,但有学者质疑。张素凤、布石霞 s 《也谈“妇好墓”》奴兆域不在王陵区、墓形过于简陋、没有发现墓主人的骨头、随葬品的年代和主人的种类多种多样,并列举了把妇好墓当作王浩墓的疑点。根据出土的器物推测,墓主人的身份不是良家妇女,而是商代享有很高地位的巫师。目前,学术界通过对妇好墓中跪玉像的研究,得出跪玉像是一种虔诚的祭祀形象的结论,同时也为今后研究商代玉像的造型提供了有利的实物证据。根据青铜器上出现的形态各异的龙纹,可以知道它们是贵族高级地位的象征,证明墓主人是高级贵族。通过对妇好墓出土的玉琮和玉琮形器物的研究,认为大多是作为人的装饰品,而不是礼器。木壕墓M5∶997玉琮可能是前山阳文化广富林文化至二里岗文化时期的作品,为研究良渚文化之后的玉琮形制提供了资料。傅灏墓出土画像研究、玉龙和玉,得出商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商代文化的起源,都与红山文化密切相关。

开发保护 编辑本段

开发

对于妇好墓,采用还原原址原貌的展示方式,真实再现墓葬形制、甲骨堆积现场,如科学还原的母辛宗遗骨。在妇好墓大殿前,有一尊后人根据相关资料雕刻的妇好汉白玉雕像。

妇好墓妇好墓

为女性建造一座白色大理石雕像:妇好墓内道路两旁有两排汉白玉雕像,是后人根据有关资料,包括玉凤在内,对妇好墓出土的精美玉器进行了放大和仿制、22只玉鸟和22只玉虎、玉龙30只,玉人6只。其中,手拿龙纹大铜钹是他生前使用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只虎纹铜钹重9公斤。在妇好墓周围,有30尊根据妇好墓出土文物放大仿制的大理石雕像,有石像,也有青铜器。

设立5A景区:1982年,安阳市政府在殷墟修建了这座陵墓“王陵馆”并初步展示了1976年发掘的一批祭祀坑。1987年,建于殷墟宫庙区“殷墟博物苑”,将建设宫殿区基址和男女纪念馆基址“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子”仿殷式宫殿建筑。2001-2006年,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期间,参观了殷墟博物馆、该墓扩建为殷墟宫祠堂遗址。后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修建“殷墟博物馆”,重点展示出土文物。

2006年7月,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A旅游景区2021年10月12日,殷墟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名录“十四五”时期大遗址。

保护措施

1976年发掘后,重要文物被运到北京修复,受到表彰、四足动物和三个象牙杯被运回研究所进行修复。7月,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夏耐先生邀请著名冶金史学家柯军教授到安阳工作站观摩墓中出土文物柯老先生建议对青铜器进行检测,夏先生要求修复时从不同部位取样进行检测。夏鼐先生、柯军教授 的建议和指导,为妇好墓大部分青铜器的实验室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1976年,技术人员修复了破损的青铜器、三个象牙杯,把它们送到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在它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展出。7月22日,考古研究所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联合召开妇好墓座谈会,提出意见。

母辛宗复原:母心总平面的东侧宽5米、南北长6.5米,是武丁纪念、一座祠堂建筑,建在一个祭拜其善的女子墓上。母信宗复辟分两步。根据《发掘报告》,第一步是将桥台恢复到地面以上,并用模板夯实,高度设为0.7米左右。想必桥台东侧有一个上升台阶,所以西侧设置了对称台阶。桥台周围的直径为0.35—50m柱坑底部,垫黄土夯实加固柱基础。《考工记》年,殷代的宫殿建筑有“茅茨土阶”小屯殷墟考古发掘也证明没有瓦片,所以用茅草防水屋顶来恢复屋顶。参照出土的彝屋顶盖形制,屋顶坡高与深度之比接近1/2在屋顶上设置压脊木。第二步,修复桥台基础根据史先生发掘的殷墟地基资料,修复后的檐柱直径可设为0.25米,直径为0.15米。计算原种植柱的完整埋深,得到修复设置的桥台高度为0.70米,立柱埋深约为1.30米。根据“殷人尚梓”就是喜欢木雕装饰,画殷墓版画、复原。夯土平台的基础墙和地面时,用掺有粗砂的石灰混凝土抹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自贡灯会    下一篇 茶道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