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林
昙华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老城区东北部始建于1371年,位于花园山北麓与蟹角南麓之间,全长1200米,核心区面积37000平方米“一本活的武汉现代史”它是武汉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起源于楚宫的修建,逐渐形成了郑伟街、尤家巷等街道在1946年合并后统称为“昙华林”曾经是英国美国意大利的传教士、办学、行医之地,辛亥革命的摇篮,沉淀了很多历史、人文、建筑艺术等遗迹,包括文华书院、瑞典教区、有52个历史建筑,如石鹰 的故居,包括许的府、仁济旧址、夏斗寅等十六座历史建筑的故居,被称为“街头历史博物馆”。谭于2005年开始了大规模的修缮工作,随后建成了城墙博物馆、北欧文艺小镇、当代艺术中心、非物质文化体验馆、文物修复体验园、昙华文创区、书文化体验区、谭华剧院等八大文化类获奖“2020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入围奖、2022年湖北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优秀案例。
景区布局 编辑本段
谭聚集教育、古建筑、商业、医院等多元文化,长约1200米,类似“鱼骨式”街,主街是南北走向的,是德胜桥和中山路之间的主干道中山路和德胜桥是主要入口,湖北中医药大学是中山路附近的主要区域、昙华林中医文化区、曲雅阁博物馆等,中心街区西面是昙华林核心区,有仁济医院旧址、徐源泉公馆、翁守谦 s故居等建筑,靠近德胜桥东,有昙华林小学、崇真堂、石瑛故居等。
主要景点 编辑本段
昙华林整条街都有文华书院古建筑、孙茂森花园旧址、圣约瑟学堂、晏道刚旧居、蔡文泽旧宅、徐氏公馆、卢春安荣故宅、大约有52个历史建筑,如王泽 的故居,包括花园山的牧师公寓、夏斗寅公馆、瑞典教旧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政治部第三厅、石瑛旧居、瞿雅阁博物馆、徐源泉别墅、夏斗寅故居、翁守谦 的故居被称为“昙华林街历史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
昙华林现代教育街博物馆:昙华林街现代教育博物馆位于武汉市第十四中学足球场看台下,展厅面积634平方米,展厅由一个书吧组成、博物馆展厅、室外走廊等部分,分为现代教育展厅、室外画廊文化浮雕墙展区和公共书林三部分。近代教育陈列馆以武昌官学为原型、经心书院、文华书院、私立武汉中学等高等院校的设立是主要展示内容。室外画廊文化浮雕墙展区以古老的宫媛牌楼为主题、张之洞创立新学、以私立武汉中学等三个不同时期的场景为主要内容,展现了谭的百年教育渊源。公共图书森林,有主题书店,书籍、壁画等形式展现了原文华公书林。
翟雅阁博物馆:翟博物馆位于昙华林的湖北省第一中医医院大门旁它创建于1921年,前身是文华大学(现在是华中师范大学)体育馆,曾经用过一个名字“翟雅各健身所”它是中国最早的室内体育馆,也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大学建筑。迪亚格博物馆平面展示“凹”字形,轴线对称,一楼是拱票入口,南北两个侧门,二楼配有游廊它最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是中国的重檐寺庙,被称为“戴瓜皮帽穿西装”的典型式样。2015年,武昌区政府翻修了翟戈雅博物馆。现为武汉设计之都客厅,武汉城市文化品牌发布中心,承担设计之都品牌发布、沟通与交流的功能。
武汉三韩雕塑艺术馆:武汉三涵雕塑艺术馆,位于昙华林101号,成立于2014年,是一座收藏、保护、研究、一个展示雕塑艺术的博物馆。馆内主要藏品为《中华360行大型组雕》,雕塑由1080个人物组成、它由360个高度为20至30厘米的雕塑组成,涵盖了农业线条、作坊行、商店和行等17个类别,显示“三百六十行”中国五千年农耕文化发展史。
名人故居
徐源泉公馆:许大厦位于昙华林141号附1号它建于1930年左右,曾是国民革命军将军的住所、武汉军区胜利文工团住宅、武警医院家属区住房。许大厦是一座法式古典砖混别墅住宅,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它由三座各具特色的建筑组成主楼1号为法式双层别墅,大堂罗马圆柱上有卷曲的草花,侧面是红砖清水外墙,外墙有水泥凹痕涂层,屋内有铁花栏杆点缀;2号楼和3号楼是中式建筑,屋顶是小蓝瓦、青砖清水墙是徐家的房子。2019年,许大厦进行了装修。现已改建为谭公馆、东棠·人文酒馆、亼美术馆。
夏斗寅故居:夏斗寅故居位于昙华林141号3号它成立于1934年夏斗寅原故居位于佘山由于湖北省立图书馆建设用地紧张,夏斗寅和夏斗寅提出了建设湖北省立图书馆的建议通过协商与夏斗寅交换土地后建立了夏斗寅故居。夏斗寅 柯林斯站在前廊后,他的故居是一座夏季平房房子几乎被摧毁,屋顶坍塌。2019年,房屋主体结构在原址重建,采用原灰砖重建墙体,保留原外檐廊和艾Onek两根立柱。现在它被建成谭华剧院。
翁守谦故居:翁守谦 位于昙华林65号的陈独秀故居建于1895年它原是湖广总督萧公亭的官邸的办公室1912年,这所房子被改建为前北洋海军官员翁寿谦的住所。翁守谦 s故居整体采用中国传统民居布局主体是欧式的两层砖木结构的房子,带有建筑细节的柱头、阳台采用了欧洲建筑技术,如斜屋顶、半圆形拱窗、青石砌成的石仓大门中式风格,整个建筑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今日 翁寿谦故居在原有的结构和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肖兰刺绣馆”
石瑛旧居:故居位于三义村22号1928年,世英买下两个老基地和一个废弃的祠堂改造成院落居住,并命名为“三义街”应时出生于1928年-1930年和1937年-1938年住在这里。故居被整体采用“一主二副三房”组合的布局,主楼是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配以中西合璧的红砖清水墙,附楼依山而建。主楼和附楼由隔墙连接,形成一个庭院和天井,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2017年,世英故居进行维修设计。今天,时颖 s故居不对外开放,从大门只能看到房子的外景。
刘公馆:刘公馆位于昙华林32号,建于1901年,曾是辛亥开国元勋的故居。刘公馆为独栋欧式洋房,两层砖木结构,青砖清水墙,建筑平面呈马蹄形前庭和后院都设有游廊,正门是凸出的门斗,门斗上是科林斯柱式支撑的阳台,前门两侧种植夹竹桃花。目前保存比较完整,有部分居民居住于此。
朴园:公园花园位于湖北美术学院校园内它建于1936年,最初是钱钟书之父钱基博的住所。这座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风格屋顶为西式四坡屋顶,外墙为中式清水青砖墙有的门窗用中式木装饰,其余用西式木装饰2002年维修,木地板换成石板地。现为湖北美术学院研究院。
学校旧址
真理中学旧址:真理中学旧址位于昙华林105号,始建于1890年由两栋平房和一栋两层辅楼组成,西式建筑风格,白色外墙、黑色的门窗、红色的屋顶相互辉映。2014年改造为昙华林历史文化展览馆,占地189平方米展厅分为三个部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旧貌换新颜,用的是历史照片、文物、雕塑、电影、动画等多种形式,共展出图片150幅实物20件,展示了武昌城1790多年的历史风貌和昙华林优秀历史建筑。
仁济医院:仁济医院创建于1878年,当时武昌仁济男科医院和仁济护士学校在昙华林成立。1880年,仁济妇女会美国医院成立了。1895年发展为仁济医院,是武汉近代西方医院中保存较好的医院之一。仁济医院现在有一座主楼和四座附属楼整个建筑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两层回廊式砖木结构、斜坡红瓦屋顶、回廊为高层拱门,饰以花状浮雕,走廊凹凸有致,呈颗粒状。2005年,仁济医院全面翻新。现为湖北省中医院行政楼。
懿训女校旧址:易迅女校旧址学校位于昙华林97号,由英国传教士富士德的妻子于1897年创办这是最早的女孩 武汉中学,面积363平方米。1952年改为住宅楼。2015年,一块砖石按照“修旧如旧”改造的原则,建筑为上下两层砖木结构,青灰色砖墙,深棕色百叶窗。易迅女校旧址学校改造后作为汉绣艺术馆使用,现在是饮品店。
宗教建筑
花园山牧师公寓:花园山牧师公寓位于花园山的半坡它建于1920年,曾是瑞典大臣的住所。整个建筑属于北欧建筑风格主体为两层砖木结构,红瓦屋顶主墙是红灰两色的饰面砖外墙,游廊用石柱作为围栏平分。从2003年到2005年,牧师 的公寓在花园山进行了多次整改和维修。2009年,这里被改造成了一家咖啡馆。
瑞典教区:瑞典教区位于昙华林57号,成立于1890年它最初是基督教瑞典福音协会的传教基地,分为主教和牧师s大楼、教堂、学校等五栋建筑。整个建筑群坐落在山上,是北欧风格的屋顶,红瓦大坡外柱廊用优惠券做成拱形,屋顶上盖着老虎窗、外墙窗户和柱廊作为装饰,体现了古典砖木结构的建筑风格。2015年,瑞典教区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和利用。现在改造成昙华林当代艺术中心、华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省后土文化保护研究中心、武昌同心书画院何林人民书画院美国国会代表联络处。
崇真堂:崇祯殿始建于1864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平面上有一个拉丁十字架门和窗户是由双尖优惠券和彩色玻璃制成的1924年重建,重建后的崇祯殿可容纳500人朝拜。今天武汉的基督教崇祯教会仍在使用。
其他: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政治部三馆,位于武汉十四中校园东南角1938年4月1日成立以前是郭沫若 办公室和住所整个建筑为两层砖木结构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外墙整体为白色,楼梯下的倒梯形窗户刷成黑色,与白墙形成对比二楼走廊的地面铺的是深色木板站在走廊往里看,又显示ins了。
花园山天文台旧址:花园山观象台遗址位于昙华林与胭脂路交界处,原为天主教堂“气象哨”武汉最早的天文台台址,建于20世纪20年代,占地100多平方米,当时主要用于天气观测。如今,花园山天文台遗址顶部只剩下几根柱子和一个破碎的圆形部分。
武昌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武昌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位于昙华林28号主体建筑为两层砖墙,内有庭院,六边形木窗、亚麻长布、小鸟 s巢状照明用于装饰主要用途是一楼是汉服展示和非遗手工艺体验的区域,二楼是品尝非遗美食的私房餐厅。
文化活动 编辑本段
在2012年“走进昙华林,爱我五常城”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来自12所中小学校的200多名师生参加。
2015年,燕举办“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大学生规划设计竞赛”
2017年,第四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在昙华林斋戈雅博物馆举行
2021年,昙华林举行“霓裳曲遍昙华林”国庆嘉年华活动。
价值影响 编辑本段
历史价值
昙华林历史悠久,沉淀了很多历史、人文、建筑艺术等遗迹,曾是儒释道三教的聚集地,近代以后,被英美意传教、办学、行医的地方也是辛亥革命的摇篮之一,吸引着有创造力的作家、画家、这里艺人云集,曾是湖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许多百年历史的建筑,具有传统的庭院风格、石库门式、欧式等建筑风格,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点昙华林是武汉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一本活的武汉现代史”
建筑价值
昙华林的历史建筑保留了武昌老城区的风貌,残存的历史建筑以1860年以后为主,风格古典、文艺复兴式、中西合壁中国传统民居等各种风格的建筑,涵盖了宗教建筑、医院建筑、教育建筑、住宅建筑和其他功能类型其中,天主教堂和中南哲学哲学院已成为中国著名的天主教旅游景点昙华林 武汉的建筑形成了浓缩的现代建筑历史,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样本的文化转型之都。
教育影响
清末至明初,谭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和教会学校,如湖北最早的教会学校等,影响很大“文华书院”最早的女子中学“懿训书院”近代第一座新公共图书馆“文华大学图书馆”诸如此类这些学校的建立为武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中国教育的先驱■新教育。
宗教影响
昙华林有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释、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中国人和外国人共同生活在这里,形成了昙华林宗教信仰多元化的特点它是以英美为首的传播基督教文化的基地,是免费的、平等、受博爱思想的影响,谭成为湖北最早的革命团体的聚集地,曾被誉为“武昌革命之源泉”
开发保护 编辑本段
开发
2016年,武昌区启动昙华林核心区整体提升改造工程,占地37万平方米,主要分为“昙华·记忆”昙华·味道”昙华·客厅”昙华·花园”昙华·文脉”昙华·剧场”昙华·半山”昙华·广场”建墙美术馆等八个主题、瑞典教区主导的山地文化和多元文化建筑是以徐大厦为原型、夏斗寅府等名人故居主要是名人故居,有艺术家 工作室、艺术博物馆等人文艺术是与中国邮政合作设立的“小昙昙邮局”,提供邮件递送服务,以及钥匙链、帆布包等原创IP“小昙昙”文创周边。此外,长江的引入、马应龙等品牌。
保护
2005年,昙华林街区第一次大规模修缮。2006年制定“昙华林历史街区项目保护规划”武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并开始修缮优秀的历史文化建筑。2011年,昙华林东段进行道路改造和标高提升。2016年至2019年,昙华林进行了第一期综合改造,建筑面积25092平方米,包括易迅少女 学校、瑞典教区旧址、名人等七大历史建筑是根据“修旧如旧”加固历史建筑的原则、修复,保留原貌。2020年10月,昙华林二期工程复建,许公馆落成、对夏斗寅府等9处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规定制作了优秀历史建筑标识,通过标识可以获得建筑的基本介绍、历史价值等信息。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下一篇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