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词条    生物动物   

印太瓶鼻海豚

印太瓶鼻海豚(学名:Tursiops aduncus),也被称为南瓶鼻海豚、东方宽吻海豚,分类为海豚科的宽吻海豚。成年印太瓶鼻海豚体长175~400厘米,体重约230公斤雄性通常比雌性大。它的喙短而有力,喙和前额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凹痕。下颌骨比上颌骨稍微突出。眼睛位于争吵的后部和顶部。月牙形呼吸孔位于后脑勺中央。鳍肢的尖端是尖的,后缘靠近基部凸起。背鳍高且呈镰刀状,位于身体背部中间。尾叶的后缘是弯曲的,中央有一个凹口。身体背部和侧面为灰黑色,背鳍下通常有明显的浅灰色条纹。腹面为白色,成虫身体下部及腹面两侧有深色纵斑,或腹面布满黑斑。预期寿命超过40岁。

印太瓶鼻海豚栖息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从非洲东部的好望角到红海,向东穿过波斯湾、从孟加拉湾到中国台湾省,再到北部琉球和九州之间的奄美群岛。它也分布在夏威夷群岛和热带东太平洋。主要活跃在深度小于300米的浅水区、河口水域和浅礁。它采用合作狩猎,主要捕食硬骨鱼类,其次是头足类。

2019年,印太瓶鼻海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近危(NT)2021年,印太瓶鼻海豚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印太瓶鼻海豚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上市(CITES)附录二。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相较于瓶鼻海豚印太瓶鼻海豚体型较小成年印太瓶鼻海豚体长175~400厘米,体重约230公斤雄性通常比雌性更大更重。它的喙短而结实,长度为115~137毫米,占身体总长度的5.1%~6.2%与宽吻海豚相比,它相对较长。喙和前额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凹痕。下颌骨比上颌骨稍微突出。眼睛位于争吵的后部和顶部。月牙形呼吸孔位于后脑勺中央。鳍肢的尖端是尖的,后缘靠近基部凸起。背鳍高且呈镰刀状,位于身体背部中间。尾叶的后缘是弯曲的,中央有一个凹口。

最大颅底长度为497毫米。头骨宽。吻部短,基部宽,向前变窄,顶端钝。从侧面看,吻突的中部明显凸起,从后面看,是1/3部略收缩;硬腭平坦,无深纵沟;犁骨明显;翼骨宽且相互连接。下颌联合短。上、下颌骨中有20~27对坚固的牙齿。

身体背部和侧面呈灰黑色,背鳍下方通常有明显的浅灰色条纹。腹面为白色,成虫身体下部及腹面两侧有深色纵斑,或腹面布满黑斑。其他斑点与宽吻海豚相似。随着年龄的增长,印度太平洋海豚嘴线和喙尖周围的色素沉着会越来越淡,腹部色斑的颜色和密度也会增加。年轻的印太瓶鼻海豚比成年海豚更苍白,没有斑点。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分布范围:印太瓶鼻海豚栖息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间断分布在温暖地带和热带水域。分布范围是从非洲东部的好望角到红海,向东穿过波斯湾、从孟加拉湾到中国台湾省,再到北部琉球和九州之间的奄美群岛。它也分布在夏威夷群岛和热带东太平洋。它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整个东南亚(包括马来群岛和基林群岛)中国(北至朝鲜半岛和日本西南部)从印度洋的北部边缘(包括红海和波斯湾)到南非东部的西部边界。远离大陆的海洋岛屿的沿海水域包括马尔代夫、安达曼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科摩罗和马约特岛、所罗门群岛、留尼旺岛、毛里求斯和塞舌尔。分布于中国和浙江(舟山朱家尖)福建(平潭、厦门、东山)台湾(澎湖、新竹)广西(北海)香港(存在不确定性)

栖息环境:印太瓶鼻海豚主要栖息在水深不到300米的浅水区、河口水域和浅礁。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觅食行为:印太瓶鼻海豚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觅食,它们主要捕食硬骨鱼,其次是头足类。它采用合作狩猎,特点是每分钟多次浅潜合作狩猎可以让它们很快吃饱。在浅水区,有很多捕鱼的方法,包括用尾巴将鱼赶到沙滩上,然后追上岸。捕猎时,印太瓶鼻海豚会跃出水面。

节律行为:印太瓶鼻海豚对空间的利用受到潮汐和季节的影响。涨潮期间,印太瓶鼻海豚出现的频率更高。因为涨潮时搁浅的风险更低,浅水区更容易到达,涨潮产生的潮锋和漩涡也为印太宽吻海豚提供了更多的觅食机会。空间的利用受到季节的影响,因为它的猎物在不同季节的分布是不同的。但在食物资源相对稳定的地区,季节对印太宽吻海豚的空间利用影响不大。

防御行为:鲨鱼是印太瓶鼻海豚的主要捕食者。为了避免它的捕杀,印太瓶鼻海豚会成群结队地旅行,以减少捕食者带来的威胁。印太瓶鼻海豚的已知掠食者是:噬人鲨(Cacilias)鲨(作者Galeocerdo cuvier居维叶)低鳍真鲨(Carcharhinus leucas)灰六鳃鲨(Hexagonal grass)扁头哈那鲨(学名脊索线虫3356cepedianus)灰真鲨(black case work)长鳍真鲨(Carcharhinus longimanus)尖吻鲭鲨(Isurus oxyrinchus)太平洋睡鲨(Pacific sleep)以及格陵兰睡鲨(microcephaly)

印太瓶鼻海豚印太瓶鼻海豚

社群行为:印太瓶鼻海豚通常以515只为一组生活,它们通常以45只为一组分散在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这有助于它们捕食、躲避捕食者和繁殖。他们还通过互相追逐和泼水来玩耍。印太瓶鼻海豚在野外有同性恋群体,尤其是那些接近成年的海豚,它们将来会加入一个更大的群体。与普通群体相比,他们不 不经常社交,他们不它们不常跳出水面,在水面上也很少被观察到。雄性印太瓶鼻海豚通常会与其他1~3只雄性海豚结成牢固且高度稳定的联盟,以扩大它们的活动范围,增加与雌性海豚的空间重叠,从而增加交配成功的概率。联盟越大,雄性繁殖的成功率越高。处于生育期的雌性也会形成群体,较小的雌性群体比较大的雌性群体更容易防御。据观察,印太瓶鼻海豚也与包括宽吻海豚在内的其他海豚一起成群活动、中华白海豚(China Susa)飞旋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伪虎(学名伪RCA  克拉森)和普通海豚(Delphinus spp.在印太瓶鼻海豚中有一个社会等级,较大的往往更占优势。

交流行为:印太瓶鼻海豚通过听觉交流。它使用回声定位,发射超声波并解释返回的信号来感知环境中的物体。每只海豚都有自己独特的哨声,这样它的同伴就能识别自己。印太瓶鼻海豚也通过触摸交流。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会在其他同性和同龄的印太瓶鼻海豚的鳍状肢或身体上摩擦鳍状肢。这种摩擦帮助它们清理身体上的旧角质、附上生物以吸引同伴的注意并增进感情。雌性印太瓶鼻海豚对它们的幼崽也有这种行为与幼崽相比,母亲更容易摩擦,这被视为对幼崽的一种照顾。

占域行为:印太瓶鼻海豚忠于它们的栖息地,并且有明确的活动范围。大多数男性和女性在成年前都生活在他们的出生地。印太瓶鼻海豚的活动范围可以达到85平方公里,但活动范围取决于性别,并可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活动范围内的个体密度约为0个平方公里.06到4.80个。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印太瓶鼻海豚的繁殖季节是从12月到次年3月,这与河口的最高水温相吻合。雌雄印宽吻海豚会和不止一个伴侣交配,交配时腹部会以相同的方向贴在腹部。雄性群体会为了交配而赶走雌性,单身的雄性也会为了交配而试图保护雌性。雌性印太瓶鼻海豚的生殖间隔为46年。妊娠期约为12个月,每个婴儿产下一个婴儿新生海豚的长度是0.8~1.1厘米,重9~21公斤。出生时,海豚宝宝先露出尾巴,并能立即游泳。圈养条件下的哺乳期约为18个月,野生条件下为32个月。平均断奶年龄约为3岁.5岁。印太瓶鼻海豚的母亲会与幼崽保持34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联系。母亲的成功喂养对幼崽的生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雄性基本不为幼崽提供照顾,只是尽可能增加交配机会。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雌性印太瓶鼻海豚在5岁时进入青春期,6岁时性成熟,这比在野外更早。发情期持续约30天。男性在915岁达到性成熟。雄性会通过雌性腹部的斑点了解其生殖成熟度。在野外,印太瓶鼻海豚可以活40多年。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9岁和26岁。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物种现状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IUCN)根据2019年的评估,印太瓶鼻海豚的总种群规模远远超过4万只,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不明。

仅在部分地区调查了印太瓶鼻海豚的物种数量:

1986年和1999年两次航空调查的比较表明,阿拉伯和波斯湾的小型鲸类数量在13年内减少了71%其中,印太瓶鼻海豚占71%,根据1989年和1994年的航空统计,西澳大利亚鲨鱼湾有2000 ~ 3000头海豚,其中大部分是印太瓶鼻海豚。据2011年航空统计,南澳的印太宽吻海豚数量为32133493只。

从1994年到2001年,在日本三仓岛附近发现了169只印太瓶鼻海豚。根据2005年的报告,在东京以南约1000公里的小笠原群岛周围估计生活着200~300只。2008年,在日本九州西部的天下草岛附近发现了约216只。

从2005年到2009年,在孟加拉国收集的数据从1,700到2,200不等。

致危因素

印太瓶鼻海豚会在渔船附近觅食,导致一些印太瓶鼻海豚在拖网和围网作业时被渔网误捕或被船只撞击。沿海设置的保护游泳者的防鲨网也是印太瓶鼻海豚面临的威胁之一。印太瓶鼻海豚也被用作捕捉鲨鱼的诱饵。在亚洲,印太瓶鼻海豚经常被捕获并训练表演,甚至被活捉用于出口贸易。

海洋温度的上升将破坏印太瓶鼻海豚栖息地的珊瑚礁和海草床。水污染也会对印太瓶鼻海豚及其猎物造成伤害。例如,多氯联苯PCBs会在海豚体内积累和富集,并通过雌性传递给幼崽,这将增加幼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此外,人类港口发展、填海、海豚观赏和旅游项目对印太瓶鼻海豚的正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保护级别

2019年,印太瓶鼻海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近危(NT)

2021年,印太瓶鼻海豚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2023年,印太瓶鼻海豚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上市(CITES)附录二。

保护措施

在澳大利亚,观看海豚是受管制的,人类船只不允许与印太瓶鼻海豚一起游泳。2001年,政府实施了若干渔业副渔获物行动计划,以减少海豚和其他海洋动物的副渔获物,这些计划由澳大利亚渔业局管理。它提议用信号器警告海豚远离防鲨网、已经采取了在围网中设置逃生板等措施来处理船上的动物。南澳政府于2005年宣布建立海豚保护区,并有专职人员对保护区进行巡逻和监督。

2014年,孟加拉国政府建立了一个面积为1700平方公里的海洋保护区,要求刺网渔民好好保护自己的渔网、释放被捕的海豚并收集死亡率数据,以确保印太瓶鼻海豚的安全。在南非海岸,自2001年以来,采用了用鱼饵钩代替刺网的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印太瓶鼻海豚的意外捕获。

2023年3月1日,一只印太瓶鼻海豚在海南海华岛附近海域被成功救助并首次放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柏氏中喙鲸    下一篇 银喉长尾山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