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物动物   

斑尾鹃鸠

斑尾鹃鸠(学名:Macropygia unchall),别名花斑咖追,是一种鸠鹃鸟。体长32-41厘米,体重153-182克。雄鸟头顶、后颈和颈侧呈绿色和紫色,具有金属光泽;虹膜有浅蓝色或棕色的眼睛,粉红色的外环和深灰色的喙;头部其余部分为黄色,略带紫色。上体、尾部呈深褐色,布满栗色细横斑点。上胸部为粉红色和紫色,带有绿色光泽,下胸部较浅,下半身的其余部分为粉红色和灰色腹部和尾部的羽毛融化成淡黄色,脚呈紫色。两性相似。

斑尾鹃鸠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与南亚(不丹印度孟加拉国等)在中国,分布于西南和华南。主要栖息在海拔450的地方-3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或次生丛林,但也在低地农田中,偶尔在花园和椰子种植园中,有各种浆果、种子和芽为食。

2016年,斑尾鹃鸠《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上市.1,等级为无危(LC)同年《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上市,级别接近危险(NT)2021年,斑尾鹃鸠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评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斑尾鹃鸠有32米长-41厘米,体重153-182克。雄鸟头顶、后颈和颈侧呈绿色和紫色,具有金属光泽;虹膜有浅蓝色或棕色的眼睛,粉红色的外环和深灰色的喙;头部其余部分为黄色,略带紫色。上半身黑褐色,密密麻麻布满栗色细横斑。上胸呈粉紫色,有绿色光泽,下胸较浅,下半身其余部分呈粉灰色,腹部和尾部下方的羽毛融化成淡黄色。尾巴长,占体长的一半以上它也是深棕色,带有栗色横向斑点,外尾羽为深灰色,带有黑色次级斑点。脚紫红色。两性都很相似,但是雌鸟的上半身没有铜光泽,头顶也没有铜光泽、胸部呈红褐色,有深褐色细横纹斑点,后颈部绿色区域不清楚或缺失。幼鸟与雌鸟相似,但体色略呈黑红色。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斑尾鹃鸠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与南亚(不丹、印度、孟加拉国等)在中国有两个亚种,西南亚种分布在西南山区和西藏东南部,华南亚种分布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斑尾鹃鸠主要栖息在海拔450的地方-3000米山地常绿阔叶林或次生丛林,也见于低地农田,偶尔见于花园和椰子种植园。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觅食行为:斑尾鹃鸠使用各种浆果、种子与芽为食。通常在树冠或森林边缘的果树上觅食,会保护果树,赶走其他食果者。有时它在开阔的地面上进食,当它在地面上进食时,它的尾巴经常会微微倾斜。

社群行为:斑尾鹃鸠通常是独自一人、成双成对或成群结队,数量通常不超过10只,但在越南,曾观察到150多只鸟在稻茬中集体觅食。

节律行为:大多数斑尾鹃鸠是留鸟分布在中国东部的个体可能流浪到中国香港和上海喜马拉雅种群可能在冬季迁移到邻近的平原。

鸣唱行为:斑尾鹃鸠的声音很大,像“kro-uum”或“u-va”第二个音符比第一个音符更响亮。无论多远,通常只能听到很短的声音“hu”或“umm”。

其他行为:斑尾鹃鸠是树栖动物,落地时尾巴会抬起。冷静行事,不怕人看到人后不会马上飞走,对视片刻后会起飞。它的水平飞行速度快,通常从高处起飞,拍动翅膀向上飞行约17米,然后直立的翅膀螺旋滑行。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斑尾鹃鸠鸽5号的繁殖期-8月。在密林或竹林中筑巢,通常在幼树或树枝上。鸟巢很简单,主要由枯枝和草组成。巢中的蛋数为1个,偶尔为2个。卵大小约35 mm× 25 mm,白色或奶油色,偶尔有极少的橄榄黄色斑点。孵化期15-16天,幼鸟羽化期为19天。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种群现状

2001年,斑尾鹃鸠的全球种群数量还没有被量化,但它被认为是常见的,即使它在喜马拉雅山的数量很少。2009年,中国人口估计为100人-10万对配偶。2016年,对它的威胁仍不明朗,预计种群数量将稳定下来。2023年6月5日-今年9月,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斑尾鹃鸠在戴云自然保护区被发现。

保护级别

2015年,斑尾鹃鸠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等级为近危(NT)

斑尾鹃鸠斑尾鹃鸠

2016年,斑尾鹃鸠《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上市.1,等级为无危(LC)

2016年,斑尾鹃鸠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名录,等级为近危(NT)

2021年,斑尾鹃鸠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评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1月,斑尾鹃鸠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斑头鸺鹠    下一篇 爪哇犀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