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
蒺藜(学名:Tribulus terrestris L.,别称白蒺藜、旁通、屈人,是蒺藜科(Tribulus family)蒺藜属(puncture vine)的植物。蒺藜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非洲南部澳大利亚北美南部和东亚;在中国广泛分布,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常生于沙地、荒地、山坡、田野、路旁及河边草丛、居民点附近。
蒺藜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多分枝,具柔毛。羽状复叶互生或对生,小叶3-8对,长方形或斜短圆形;基部通常倾斜,有托叶。花单生于叶腋,具5萼片;五片花瓣,黄色花瓣,早早飘落;雄蕊10枚,5枚长,5枚短;子房上位,柱头5裂。果实呈五角形,成熟时果瓣呈斧形,两端有一对坚硬的尖刺。花期5-8月,果期6-9月。
蒺藜是中国最早使用的中药之一它在中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它的果实、花、根等可以作为药用的部分,称为“草中名药”之称。同时,它以蒺藜提取物作为运动保健营养的主要成分、皮肤病药物和化妆品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是蒺藜也有一定的危害,因为它的果实多,刺硬,对人畜有害。除了与作物争夺水肥和空间外,还容易刺伤牲畜,果实与羊毛混在一起,影响羊绒的质量。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蒺藜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茎平卧,分枝长20 ~ 60厘米;
叶:托叶披针形,小而尖,长约3毫米;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对生,一长一短;长叶长3 ~ 5厘米,长1.5 ~ 2厘米,通常具6 ~ 8对小叶;短叶长1 ~ 2厘米,有3 ~ 5对小叶;小叶对生,长椭圆形,长4 ~ 15毫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稍偏,表面无毛或仅沿中脉有丝状毛,背面被白色丝状毛覆盖,全缘。
花:花是浅黄色的,小而单生于短叶腋;花梗长4 ~ 10毫米,有时可达20毫米;花萼5,卵状披针形,渐尖,长约4毫米,背面被毛,宿存;花瓣5,倒卵形,先端稍截形,与萼片互生;雄蕊10,着生于花盘基部,基部有鳞片状腺体,子房5面,柱头5裂,每室3枚-4胚珠。
果实和种子:果有5个分果,硬,长4个-6 mm,无毛或有毛,中部边缘有2个尖刺,下部有2个小尖刺,其他部位有小瘤。每个分果有2 ~ 3粒种子。
物种分布 编辑本段
地理分布:蒺藜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非洲南部澳大利亚北美南部和东亚;在中国广泛分布,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
生境分布:蒺藜通常出生在海拔350的地方-1100米荒野、河边草丛、山坡、路旁及沙地、居民点附近。
生长习性 编辑本段
蒺藜生态适应性、生命力都很强。它喜温耐寒,耐肥耐瘠薄,耐光耐阴,耐湿耐旱。适生于沙质土地、农田、果园、田埂、路边、瘠薄荒野、过牧草场。在北方高温多雨的季节,多次发芽,生长旺盛;对土壤要求简单,但沙土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中生长最好,在干旱贫瘠的沙地上常被大量蒺藜占据,甚至形成大面积的纯蒺藜草地:海滨沙地、石灰性土壤、河流砾石冲积土壤适合蒺藜生长。花期5-8月,果期6-9月。
集合繁殖 编辑本段
蒺藜的果实由五个部足类组成,即五个聚集繁殖体,坚硬的附属物充满水并包裹1-4种子分别具一对长刺和一对短刺;果实在成熟前保持在一起,成熟后立即分散,并以聚集繁殖体为单位传播大多数种子在最早成熟的聚集体繁殖体上萌发,只有位于长刺端的种子才能在季节中萌发,属于非随机萌发,它们在萌发前不开裂在萌发初期,腹侧缝首先开裂,胚根通过裂缝生长。蒺藜的这种集体繁殖方式使种子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扩散和萌发的差异,是一种能够适应多变环境提高物种成活率的繁殖策略。
栽培技术 编辑本段
栽培选地:蒺藜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土壤疏松质地肥沃的沙壤土为佳。
栽培方式:蒺藜通常通过栽培种子繁殖因为蒺藜果实比较结实,一般由5个分果瓣组成,容易裂开,每个分果瓣有1个-4种子,种子小播种时,直接播种分果瓣,对播种的种子进行栽培管理。
抚育养护:温度:蒺藜种子长期适应干旱高温环境,对温度要求较高最适温度为25℃,发芽率可达30%高于但低于25°C时,发芽率显著下降。
施肥:蒺藜的根粗、茎长、茎粗叶片数等生长指标与氮肥施用量直接相关当氮肥供应充足时,植株会枝叶繁茂,分枝能力强,因此施肥时应注意磷肥和氮肥的配合使用。
水分:在蒺藜生长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灌溉量总的来说,蒺藜生长不需要太多的水分,而过高的水分也不利于植株生长在早期阶段,(6月)250mm的灌溉量完全可以满足蒺藜的生长需要;成熟期(7-8月)350毫米灌溉是合适的;衰老期(9月)450mm的灌溉量足以维持老年期高水平的光合作用,增加生物量。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将植株切开,晒干,将果实平铺除去杂质。
主要用途 编辑本段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