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物动物   

粤紫萁

粤紫萁(Osmunda japonica  . Chr.为粤紫萁科(Osmundaceae)粤紫萁属(Osmunda)蕨类植物为粤紫萁(O.Quince)和华南粤紫萁(O.Wakaili)由自然杂交形成的自然杂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和香港、广东省、江西省和湖南省,经常在400年增长-500米的山坡上的森林。

粤紫萁根茎短而直立。叶丛生,坚硬,椭圆形,尾状头状,二回羽状复叶;羽片7-11对,近对生,斜向上。长圆状披针形,长尾状和奇数羽状;小羽片10-12对,紧密连接成叠瓦状,卵圆形或长圆形,圆头,圆基部和无柄;末端羽片最长,基部1个-2对汇合的羽片,边缘有锯齿;叶脉明显,分叉向上倾斜,达到叶缘;下对羽片可育且短,小羽片收缩成线形,长5-7 mm,背部布满孢子囊。

粤紫萁种群稀少,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评为极度危险(CR)级别。粤紫萁孢子丰富,同时成熟,呈金黄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粤紫萁是粤紫萁与粤紫萁或狭叶粤紫萁杂交形成的天然杂种,由于其在分类学上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茎:根状茎短而直立。

叶:叶,柄长25-30厘米,硬,椭圆形叶片,尾头,长30厘米-45厘米,宽20厘米,二回羽状;羽片7-11对,近对生,斜向上,间距4 cm,有短梗,无柄向顶端,长10-15厘米,宽4厘米,长圆状披针形,长尾,奇数羽状复叶;小羽片10-12对,紧密连接成瓦状,长度为1.5-2厘米,宽8-12毫米,椭圆形或长圆形,圆头,基部圆形,无柄,上羽片与基部下方的羽轴合生;末端羽片最长,4-5厘米,底部1个-2对汇合的羽片,边缘有锯齿;叶脉明显,分叉向上倾斜,达到叶缘;下部几对羽片(4-7对)为了能育,又短又4长-5厘米,宽约1厘米,羽片收缩成线性形状,长度为5-7 mm,背部布满孢子囊。

物种分布 编辑本段

粤紫萁为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江西省、湖南省。

生长习性 编辑本段

粤紫萁长到400岁-500米的森林山坡下,在潮湿和荫蔽的土壤中。本种喜潮湿,多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中。3-5月形成孢子。

自然繁殖 编辑本段

粤紫萁是日本粤紫萁和澳大利亚粤紫萁或狭叶粤紫萁的天然杂交种。粤紫萁在自然界中只能产生极少的可育孢子。

粤紫萁粤紫萁

人工栽培:孢子采集:3-5月,广东青葙孢子开始形成当孢子叶完全展开,孢子囊开始由深绿色变为浅绿色时,采摘孢子叶。

孢子体培养:将收集的孢子叶清洗干燥,放入覆盖有硫酸纸的培养皿中,并放入干燥器中。第二天,收集硫酸纸上的孢子,制成悬浮液并接种于培养基中。幼孢子体产生后,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生根培养,生根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

移栽:生根的幼孢子体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培养后即可移栽。栽培土壤用河沙、黄土、腐殖质混合。幼苗移栽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持水分,每天通风1小时。

价值用途 编辑本段

观赏用途:粤紫萁有大量的孢子,同时成熟,呈现金黄色,又称“开花蕨”它可以用作花园观赏植物。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物种现状:粤紫萁首次在中国香港和九龙被发现,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再次被发现,野外记录的植物只有十几种。

保护等级:1999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上市,级别极度危险(CR);2013年入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级别极其危险(CR)

保护措施:由于该物种受限于野外发现的少数物种,研究人员对其离体再生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探索,但对该物种在自然栖息地的保护研究未见记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照夜白    下一篇 贵州山核桃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