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大桥
怒江大桥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八宿县境内公路桥梁,是川藏公路的重要要道。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受命解放西藏。1953年,老怒江大桥便桥建成。1972年,老怒江大桥被改建成水泥混凝土拱桥。2013年,为了通行安全,在原拱桥上采用桥背桥的方式搭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2016年12月,当地完成了老怒江大桥拆卸和新桥的组装,新怒江大桥于2018年正式通车。
新怒江大桥长145米,是怒江上唯一一座能够通行大型车辆的桥梁,是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一条重要的战备通道。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受命解放西藏。1953年10月,由陈明义司令员率领的西南军区第十八军筑路部队已经基本打通了川藏公路四川段的全部道路,进一步向西藏境内延伸。
老怒江大桥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受命解放西藏。部队一面修路,一面进军。在修建怒江大桥时,战士们克服艰险的环境,舍命把公路修到拉萨。在修建怒江大桥时,战士们克服艰险的环境,舍命把公路修到拉萨。
1953年,怒江大桥建成,是一个钢架便桥。
1954年底川藏公路顺利通车时,筑路部队用水泥桥墩对钢架便桥进行了加固。1972年在原来的便桥旁边又建起了一座新的水泥拱桥。
1972年,怒江大桥被改建成了水泥混凝土拱桥。2013年,为了通行安全,在原拱桥上采用桥背桥的方式搭建了一座钢架桥。
新怒江大桥
2016年12月11日零时至17日零时,怒江大桥24小时封闭式维修。6天中,官兵们每天奋战18个小时,完成了旧桥拆卸和新桥组装。
2018年,新怒江大桥正式通车,道路通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历史文化
当时为了尽早解放西藏,修通路是第一要务。牺牲的人太多太多,通常只能在路旁掩埋,在石头或木牌上写上名字。筑路工程结束后,部队仍然任务不断,后来又历经改编,最终使烈士的故事和姓名湮没在历史深处。在一个个壮烈的牺牲故事里,人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激情与奉献的时代,看到了那一代先辈为信仰和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历史事件
登岸架桥
1953年,西南军区第十八军筑路部队行进到八宿,湍急的怒江蜿蜒在东西两岸悬崖陡壁之间,有江无岸的地理条件让渡江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最初在六连工程班中挑选出了七名水性最好的战士,组成了一个先期勘测组,准备乘坐皮筏艇到对岸勘察。没曾想小艇出发离岸不到十米便被巨大的江浪掀翻,凶险的怒江瞬间将七名战士吞没,与怒江的初次过招便以失败告终。六连工程班班长李文炎身系一条钢丝绳,独自乘坐皮筏艇,再次向江对岸出发。这一次借用怒江水旋涡产生回流的力量,李文炎成功登上了怒江西岸。筑路部队用这一根钢丝绳很快便在怒江上搭起了一条简易的溜索,借以运送人员和物资到西岸,由此怒江大桥的施工正式拉开帷幕。
浇筑遇险
在当时那个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的新中国,在如此险峻的峭壁上,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造起这样一座可以承载大型车辆的桥梁,这其中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如今,第一代便桥早已拆除,但是其中的一个水泥桥墩却被保留了下来,孤单且醒目地矗立在江中。当年在加固怒江大桥桥墩的时候,一名负责浇筑的小战士由于连续作业,不慎掉入了10多米深正在灌注的桥墩里面。混凝土瞬间便将小战士吞没并凝固,战士们只能含着眼泪将自己的战友筑进了桥墩。之后怒江大桥经历再次重建,拆除原先便桥的时候,便特意保留下了这个桥墩。一张老照片上,当年十八军修的第一座怒江大桥是钢架桥身,下方是水泥桥墩;桥墩后方,依稀可见木结构的桥墩。老人回忆,水泥桥墩应该是通车后为了加固桥梁重新修建的,时间应该是1954年到1955年期间。
慰问演出
1954年2月,为了让日夜奋战在筑路一线的战士们过上一个愉快的新年,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以史良为团长的中央慰问团来到筑路前线进行慰问演出。侯宝林、魏喜奎等艺术家都纷纷来到一线,参与到了文艺表演的节目之中,战士们也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拉开了川藏公路总决战的序幕。
特色价值
工程创新
老桥在施工中,有以下建设成果和创新,为同类型桥梁建设提供了经营:在水流湍急的怒江上建设桥梁;遭遇洪水等灾害。
2013年,钢架桥桥在施工中,有以下建设难题:桥位两岸悬崖峭壁;且无拱箱预制场地;锚碇相对索塔(垫梁)位置太近;没有合适的拱箱预制场地和拱箱起吊场地。最终,施工方根据地形,采用无索塔缆索吊装施工,拱箱利用靠下游侧河滩做预制场,利用横移索斜拉起吊,完成了大桥的施工。
价值意义
作为中国内地进出西藏的重要通道之一,怒江大桥在内的川藏公路担负着联系祖国东西部交通的枢通作用,无论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运行情况
2016年12月,怒江大桥加固重建完成(2013年修建的钢架便桥拆除),恢复通行。
怒江大桥附近一段属于军事管制区,由武警战士守卫,并且在桥上及桥后的隧道都不能停车和拍照,通过时车速也不能太快。
社会评价
如今这座一分钟不到便可完全通过的怒江大桥,承载着新中国的战士们不可磨灭的功勋。(《高原的召唤》评)
历经沧桑的怒江大桥老桥墩,是川藏公路修筑历史的最好见证,更是革命先辈牺牲奉献的英雄丰碑,车辆路过每一次鸣笛致意都是后辈们铭记历史的一种方式。(武警上等兵范龙仁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