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鸨科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2024-05-14 10:04 最新历史版本 8009 1 6
  返回词条

鸨科

鸨科是Otidiformes下的一个科。全世界有11属26种,中国有1科3属3种。鸨科是一种中型到大型的陆栖鸟,身体粗壮,向后逐渐变细。体色通常为沙色、褐色和黄色,有深褐色或黑色条纹、昆虫状条纹或箭状条纹。生活在开阔地带的物种下半身往往是白色的,生活在茂密植物中的物种往往是黑色的,头部为黑色或白色,大多数物种有冠羽。头是平的,脖子很长。男性的颈部有特殊的皮下肿胀组织。嘴厚,嘴长往往比头长短。站立或行走时,嘴和身体是水平的,而脖子是垂直的。翅膀长而宽,飞起来有力而持久,落地时才滑翔。初级飞羽10枚,次级飞羽16-24枚。尾巴宽,短到中等长,尾巴呈方形或略圆。没有尾状腺。腿长而粗壮,只有前三个脚趾,爪钝而平。

鸨科分布于欧亚大陆、澳大利亚和非洲,以非洲分布的种类最多,少数向北向东扩散至古北极西部、亚洲和澳大利亚。它们喜欢栖息在温暖干燥的开阔草原、草地、农田、灌木丛等环境中,能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

2021年,鸨科在中国分布的3种鸟类全部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均为ⅰ级,2023年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极危种(Cr)3种,濒危种(EN)1种,易危种(Vu)4种,近危种(NT)7种,非濒危种(LC)11种。

目录

分类变化

在传统的形态学鸟类分类系统中,鸨科被归入阿卡迪亚目,但随着遗传分子研究的发展,已知本科与鸽子和杜鹃花的亲缘关系更近,而阿卡迪亚目与鸟类的亲缘关系更近。因此,分类学家独立建立了介形类。鸵鸟目的姐妹群是葫芦形目,它可以与食火鸡形目形成单系耳形鸟,然后与鸽形鸟形成鸽形鸟,成为新的鸟类(Neoaves)。

现代鸨鸟的最近共同祖先可能生活在3000万年前,起源于南非和东非,最后传播到欧亚大陆和澳大利亚。

特性特征

鸨科是体型强壮的中型到大型陆栖鸟类。最大的物种是鸨科和灰颈鹭,它们可以达到10公斤,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的飞禽。最小的物种是小棕鸨,平均体重0.6公斤。大多数鸨科都有两性异形。雄性比雌性大,通常大30%。有时雄性体重是雌性的两倍。只有孟加拉的鸨和鸨科比雄性稍大。

鸨科的头是平的;嘴厚,嘴峰呈脊状,略向下弯曲,嘴长常短于头长;裸露的鼻孔;颈部较长,男性颈部有特殊的皮下肿胀组织;站立或行走时,嘴和身体是水平的,而脖子是垂直的。翅膀长而宽,初级飞羽10片,次级飞羽16-24片;尾宽,尾方或略圆,无尾腺。腿长而粗壮,只有前三个脚趾,爪钝而平。

鸨科的头部通常是黑色或白色的,大多数种类都有羽冠。上身多为沙色、棕色、黄色,带有深棕色或黑色条纹。生活在开阔地带的物种下半身往往是白色的,生活在茂密植物中的物种下半身往往是黑色的。鸨科、白鹭、黑冠鸨科、斑鸨、黑腹鸨科、孟加拉鸨科等雄性鸟类在繁殖季节的胸羽较长。羽色雌雄同体明显,雄鸟的羽色更鲜艳。小鸡的羽绒是淡黄色到白色,带有复杂的棕色条纹或斑点。

分布栖息

鸨科分布于欧亚大陆、澳大利亚和非洲,最多的种类分布在非洲,少数向北和向东扩散到古北极西部、亚洲和澳大利亚。我国有3属3种,主要分布在新疆、东北和内蒙古,越冬期发现于西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栖息地:鸨科喜欢温暖、干燥、开阔的草原、草地、农田、灌木丛等环境,能适应无水环境,但降雨量往往决定其繁殖的时间和地点。

生活习性

节奏行为:白天,鸨科科的鸟类早晚活动,中午安静休息,晚上休息栖息。一年中,生活在温暖地区的鸵鸟种类为留鸟,但经常随降雨进行局部迁徙或季节性游荡。鸨科、小鸨和斑鸨,生活在欧亚大陆,经过中亚到俄罗斯东部和中国,在漫长寒冷的冬季,必须向南迁徙,从草原进入温暖地区。在非洲,鸨科经常根据降雨量进行迁徙。在印度,鸨科会随着季节进行长距离迁徙。在迁徙过程中,较大的物种从地面迁徙,飞得相当低,而较小的物种飞得更高,成群结队。迁徙经常发生在晚上。

觅食行为:鸨科科的鸟类是杂食性的,不仅吃植物的叶、芽、种子,还吃昆虫和蜥蜴、青蛙、小鸡、老鼠等小型脊椎动物。鸨科的鸟有短而直且结实的喙,便于喂食。根据分布区域的不同,鸨科的鸟类因地制宜地吃当地的食物。阿拉伯鸨以阿拉伯树胶为食,可能是因为它的含水量和营养价值,但也捕食蝗虫和成群的蚱蜢。白鸨因其在减少白蚁等农业害虫影响方面的重要作用而闻名。它们有时吃路边的腐肉,但甲虫和蚱蜢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它们也吃蟋蟀、白蚁、毛虫、螳螂、蚂蚁、蜘蛛、蝎子、蜈蚣和蜗牛。它们偶尔吃脊椎动物,如小蛇和蜥蜴,以及地面筑巢鸟类的蛋和幼鸟。鸨科相对频繁地捕食小型哺乳动物。为了寻找食物,鸨科走得很慢,喙朝下寻找食物,然后啄短。较大的昆虫,如蚱蜢,在被吞下之前会被它们的喙简单处理一下。有时他们可能会跑,追逐和捕捉移动的猎物。鸨科的鸟非常适应干燥的环境。在缺水的环境中,它们可以通过吃植物来获取水分。

防卫行为:当鸨科的鸟类在地面筑巢时,它们很容易被大型猛禽、蛇或哺乳动物捕食。孵化中的雌性可以利用羽毛的保护色来伪装自己,以减少被敌人发现。有时,它们紧贴地面,一动不动。如果捕食者发现了鸨科,它们会恐吓捕食者,站起来,抬起和拍打尾巴,部分张开和下垂翅膀,这使它们看起来更大,可能会阻止捕食者靠近。雌鸟也可以表现出伪伤害行为,引导捕食者远离它们的巢穴。

社群行为:鸨科科中体型较大的物种大多是群居的,如鸨科经常以小群体或松散群体的形式出现,而沙漠物种如鸨科则不太合群,有些物种通常独居。群居物种中,冬季的群体最大,雌雄鸟分开聚集。鸨科是最合群的物种,它们可能会形成数千只非常大的鸟,这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免受大型猛禽的攻击。

行为特征:鸨科家族的鸟类有力而持久地飞行,只有在着陆时才滑翔。鸨科的鸟羽毛松散,说明其生活环境炎热。通过产生粉末状的绒毛来补偿尾部脂肪腺功能的丧失,也就是在修剪羽毛的时候,将粉末涂抹在羽毛上,使其不被弄湿。休息时腹部着地,从不在水中洗澡,但经常进行沙浴。

繁殖类型

鸨科的配对关系在繁殖时通常是一夫一妻制,但只在繁殖季节。求偶时,雄性在地上或空中炫耀,发出嘶哑的叫声。

建立领域:在繁殖季节,一些成年雄性鸵鸟会占领领地。雄性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雌性可以在领地边缘观察雄性。一些年轻和不成熟的雄性会试图争夺领土,有时雄性可能会争夺领土。有些物种有固定的展场和稳定的雄鸟等级体系,每年繁殖季节雄鸟都会回到前一年的场地守护。雄鸟领地的大小因物种而异。黑冠鹭鸨的领地较大,而澳洲鸨的领地较小。

求偶展示:雄鸟会向雌鸟求爱。鸨科、鹭鸨、黑冠鸨、斑鸨等物种只在陆地上展示。鸨科属的鸨科展示时,头向后伸,喙直立,羽毛外露,尾巴呈扇形,露出尾巴下纯白的羽毛。鹿科动物和乌鸫呈气球状的颈部扩张,保持身体直立,颈部和头部朝上,尾巴平放在背部,然后身体旋转,喙有规律地开合,然后发出长叫声。黑冠鸨的头向后仰,前颈、胸、腹部的羽毛竖起。几公里外就能看到一个显眼的球,它和士兵交替行走,重复多次。疏螺旋体属在小跑中炫耀。它们的头向后垂着,以之字形、圆形、直线和曲线路线奔跑,每次大约一两分钟,然后突然停下来。孟加拉鸨科也有类似的地面展示,但除此之外,它还进行了飞行展示。它们拍打着翅膀升到空中,然后下降,在地面附近发出几声“咯咯”的叫声,然后又急剧上升,停顿了一会儿,又落到地面上。

鸨科鸨科

各种鸨、鸨、鸨、鸨、鸨在空中展示。黑腹鸨飞行高度约50-200米,用翅膀滑行50-150米以上,如此反复数次。然而,它们也在地上显示,发出呻吟声,然后向后倾斜头部,发出其他声音,如隆隆的鼾声和干燥的“啪”声。冠鸨也有类似的展示方式。它们在大约20-30米的高度垂直飞行,脚向上,头向后,翻半个筋斗后像一个毛茸茸的球落到地上。当鸨科展示时,它会在草地上短距离跳跃。在繁殖季节的高峰期,它可能一天跳500次左右。它们直立跺脚,突然蹲下跳到空中,拍动翅膀1-5米,然后展开翅膀下降。蓝鸟属的鸟通过发出声音、竖起它们的冠和快速摆动它们的头来展示。经过漫长的求偶秀,有时雌鸟会谨慎地观察和接近雄鸟,最终发生交配。有时候,交配前,雄鸟会追着雌鸟,啄雌鸟的头。

产卵孵化:雌鸟独自负责选择巢址、孵化和养育幼鸟。巢穴在光秃秃的地面上,或者可能有稀疏的植被。鸟巢通常靠近灌木丛、高草或其他不牢固的覆盖物,避免完全开放的区域。一个巢通常包含2-3个蛋,一些物种产4或5个蛋。潜伏期最短的物种是鸨科,潜伏期约为三周,而澳洲鸨科和鸨科的潜伏期为24-25天,其他物种的潜伏期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

饲养幼禽:鸨科幼鸟的羽绒羽毛为浅黄色至白色,带有复杂的棕色条纹或斑点。它们属于早起的鸟,几个小时,一天或更长时间后就能行走,然后雌鸟带着幼鸟出巢。雌鸟轻轻地啄食物以吸引雏鸟的注意,或者把食物放在雏鸟面前,雏鸟很快就会学会自己进食。鸡和雌性通过咕噜声和颤音相互交流。幼鸟大约4-5周后羽翼丰满,但需要几周才能学会飞翔。幼鸟可能会和雌鸟呆在一起直到秋天,有时甚至更久。根据性别和物种的不同,性成熟发生在一到六岁之间。

保护现状

物种状况:所有鸨科都受到农业集约化、栖息地变化(如牛的增加)、人类对道路和建筑开发的干扰,以及这一地区某些地区的狩猎活动的威胁。下降发生在所有物种中,或多或少都很重要,但都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危险因素:所有鸨科都受到农业集约化、栖息地变化(如牛的增加)、人类对道路和建筑开发的干扰,以及这一地区某些地区的狩猎活动的威胁。下降发生在所有物种中,或多或少都很重要,但都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保护措施:通过建立国家公园和保护区来保护鸨科的栖息地,可以在没有人类干扰的大面积土地上维持低强度农业,从而保护鸨科。

保护级别:在2016年至2021年的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中,鸨科类有3种极濒危(Cr)、1种濒危(EN)、4种易危(Vu)、7种近濒危(NT)和11种非濒危(LC)。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