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大召寺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2024-03-20 11:15 最新历史版本 7717 1 4
  返回词条

大召寺

大召寺位于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部,属格鲁派(黄教)大藏传佛教寺院。其名称中的“召”在藏语中指寺庙。大召寺最初是用中文命名的“弘慈寺”,后改称“无量寺”,又称“银佛寺”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首领阿拉坦汗于1579年主持修建大召寺,1580年大召寺正式落成它是呼和浩特最早建造的喇嘛教寺庙(喇嘛教有红、黄两派)在蒙古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大召寺也在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召寺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大钊的布局是汉庙的形式,大厅被称为唐菁、佛殿相连,统称“大殿”前厅分为两层三开间,后厅、佛寺四周,佛寺正中有一尊银佛像,高2米.55米处,龙盘踞在前方的天柱中,宗喀巴和达赖喇嘛三世都在身边、四世铜像陪伴着他;在大召寺大门的屋檐下“九边第一泉”匾额高悬。大召寺最经典的是“伽蓝七堂制”伽蓝是这座寺庙的别称大召寺坐北朝南,七殿也指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东配殿、西配殿和正殿由南向北分布。大召寺有很多佛教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悬佛、跳恰木、送巴陵有三大令,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佛教活动。

大召寺是内蒙古的佛教圣地,因为它“召庙文化”它在外界享有很好的声誉,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它也是中国的4A级风景区。人民银行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大召寺迎来了政府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工程,并拆除了周围的老房子和商业建筑,使大召寺和西里图召两座古寺隔街相望,从中我们可以一窥古代称城的优雅。大召寺西侧的明清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成为许多导演拍摄古装电影的首选地点。这条街上的各种手工艺品,如书法和绘画、玉器以及蒙古皮画和青铜器都享有一定的声誉。

目录

寺庙布局

大召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这是一座多檐歇山顶建筑。大召寺整体布局严谨对称大召寺入口及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入口上方有字悬挂“九边第一泉”字样的牌匾。寺庙占地面积约29,170平方米,采用中式布局“迦蓝七堂制”强调对称和中轴。大召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牌楼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此外,东西两侧还有十字庭院。东跨院中天王殿、千手观音殿、玉佛殿,九栋楼和厢房,西院八座吉祥的汉白玉佛塔、天王殿、乃春庙和藏经阁。

主要建筑

山门

大召寺的大门也叫三门,中门叫“空门”,左侧和右侧分别被称为“无作门”和“无相门”在大召寺大门的屋檐下,悬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写着“九边第一泉”,顶端还有“古无量寺”字样。这块木牌匾是长方形的,长约3米.3米,宽1米,刻有行书的刻字气势恢宏,美轮美奂。这块牌匾是为了了解古代呼和浩特的历史、地理、水文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史料价值。

天王殿

在大召寺的天王殿中,矗立着四尊天王雕像,全部由木头雕刻而成,它们是南方的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他们又被称作“风、调、雨、顺”四大天王,每个天王也对应一条腰带“地”字的成语。站在南边的人拿着剑“风”,曰“开天辟地”站在东方琵琶怀抱里的人“调”,对应“惊天动地”在北方撑伞是“雨”,其曰“遮天盖地”西部广目持蛇为“顺”,与“钻天入地”对应。人们经常用这个来祈祷一年的和平与顺利。

菩提过殿

菩提渡寺在大召寺修行“迦蓝七堂制”主轴线上的第三栋主楼位于570平方米的区域内(20x28.5)的台基上。台基的高度为0.45米。菩提渡寺可分为佛堂和佛堂两部分,采用“勾连搭”方式是紧密相连的。菩提寺前有一座三层六角塔香炉和两根醒目的高高的红色旗杆。大厅里的壁画《古月明楼》讲述了康熙皇帝的故事对月球大厦的私人访问。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大召寺南北主轴线上的中心建筑,也是大召寺建筑群中的重要建筑之一。大雄宝殿所在的桥台占地1500平方米(25x60)桥台高度为75厘米。大雄宝殿分为三部分,从南到北依次为亭台楼阁、经堂和佛殿。在大熊座前的台阶下,有一只铁狮子(也称为铁吼)寺内保存着大召寺的珍贵物品——尊银佛。银佛的左侧是燃烧的佛像,代表着过去的佛像;右边是弥勒佛,代表未来的佛。这三尊佛像按时空顺序排列,被称为竖三佛。大雄宝殿西北角供奉着将黄教传入内蒙古的宗安巴大师。康熙皇帝曾给大雄宝殿八盏宫灯,被称为 宫灯“珍珠八宝灯”这八盏宫灯由一整块檀香木雕刻而成,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乃春庙

大召寺是明朝万历十五年的春光寺(1587年)建成后,泉寺内的经堂和佛殿建筑保存较为完好,两者的壁画面积为185幅.5平米,既佛、菩萨、罗汉、度母、历代护法和藏传佛教僧侣、上师、达赖、班禅等造像,这幅壁画中保存的画面对后世学者研究明清时期土默特地区藏传佛教艺术具有一定价值。

玉泉井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大召寺的萨哈喇嘛集资修缮大召寺和玉泉井时,当地423名商人联名赠送“九边第一泉”的匾额。这里的“九边”它指的是明朝的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这九个边境地区是“九边”,“九边第一泉”指的是大召寺前的玉泉井。玉泉井共有九口井,由南向北排列北侧有一座井庙,四周有一堵红墙,将井分为墙内一井和墙外八井。在玉泉净慈寺的南端,矗立着一根绿色石柱,上面刻着“泉源常混混”水和饮料意味着水是不断混乱和流动的。根据《古丰识略》的记载,玉泉井位于大召寺前街。传说康熙皇帝平息了加尔丹的叛乱、凯旋归来,途经大召寺前街时,马突然踩地,泉水从踩过的地方冲了出来水是甜的,四季取之不尽。居民在这里建了一座神社。在井的旁边,水向北流入一个水池,水池上方是一个巨石钻孔。人们使用这里的水。因为据说这是康熙皇帝踩出来的泉水年代御马,玉泉井也叫“御泉井”。

寺藏文物

大召寺收藏了丰富的银佛、龙雕和壁画是三种独特的艺术作品,被称为“大召三绝”此外,大召寺还保留着明代的宣德炉、康熙皇帝使用的龙凤孔雀伞、康熙皇帝时期皇宫中使用的八盏珍珠宫灯s统治、以及其赐下的“万岁龙牌”以及明清时期的唐卡和各种宗教器具和面具。此外,大召寺内还有大明宣德炉、21公斤小金佛、108部门《甘珠尔经》、巨幅唐卡、古画《月明楼》、山门“九边第一泉”匾额等都是珍贵的文物

银佛

银佛是佛寺中供奉的释迦牟尼银像,重近1.5吨,因银佛像,大召寺也叫“银佛寺”这尊银佛像已经铸造了400多年,被列为中国现存最大的银佛像之一。佛像高3米,以坐姿面向所有人。据记载,当银佛像完成时,西藏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娜姆嘉措亲自参观了大召寺并举行庄严的仪式“开光法会”并在内蒙古传播佛教。这尊银佛像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藏传佛教信仰的庄严和捐赠者的财富。这尊银佛像经历了藏传佛教在蒙古的传播,它也显示了呼和浩特(即古时化归城)它在中国北方的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龙雕

龙雕是指位于银佛前的两座金龙雕像,高约10米,分别镶嵌在天柱中。双龙栩栩如生,盘旋而上。这些龙雕是大召寺留下的明代遗存经过400多年的洗礼,它们仍然保持着它们的形态和精神。龙雕以粘土和泥石为原料,制作工艺精湛。它的表面涂有金粉,内部铸有黄泥浆。

壁画

大召寺的壁画是其独特之处之一。其中,彩绸画《古画月明楼》约为3幅.5米,高1.3米,由明初塞外画家韩东春先生创作。这幅画生动地展示了历史和人民s生活在明朝。大召寺保存了这幅画300多年,其中一幅被内蒙古博物馆借走,一直在博物馆展出。除了《古画月明楼》,大召寺的壁画还描绘了各种主题,如佛教人物、故事以及天上、世界和地狱的场景。其中,最精美的是描绘了佛陀和六位外教之间的区别、斗法的壁画。整幅壁画整体呈现出连贯的画面,但也可以是独立的。壁画描绘了770多尊神和佛像、凡俗等各种人物。这些以天然石材颜色绘制的壁画经过数百年的洗礼,色彩依然鲜艳。

保护开发

研究修缮历程

1627年,即明嘉宗贞观七年天启二年,红教支持者利古丹汗攻占呼和浩特,与皇太极作战。《内蒙古历史概要》年记载皇太极打败利古丹汗后,部下军队放火烧城“只有银佛寺等寺庙没有被破坏”大召寺遭到严重破坏。

大召寺大召寺

康熙在位期间,托音二世帮助康熙打败了噶尔丹。托音二世帮助康熙击败噶尔丹,并受到康熙的重用他提议将大召寺屋顶的瓦片换成黄色瓦片,改为'帝庙',设置在大召寺'皇帝万岁'神牌。此后,大召寺再无活佛,只有呼比勒汗。

1878年,也就是光绪四年,大召寺的喇嘛在粉墙上绘制了佛像然而,画家数量有限破坏了壁画的原始风味。到1893年,大召寺佛像的壁画已经部分剥落。

1904年,光绪三十年,大召寺的扎萨克达喇嘛木楚克对其进行了重建,这成为其解放前的最后一次翻新。

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大召寺经历了持续的破坏赵庙的前院和前门被变成了商业广场,一些寺庙也被军事家或商人占据。在建国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为了欢迎十世班禅喇嘛,人民和美国政府重新粉刷了大召寺的佛寺建筑,并在京唐寺安装了电灯。然而,在'十年动乱'在此期间,大召寺再次遭受重创,它就是琼殿、佛经大楼等建筑被拆除,一些附属建筑也变成了住宅楼。

自1959年以来,大召寺的修复工作一直在进行。呼和浩特市政府对大召寺的部分建筑进行了维修,并完善了电路设施。1983年,大召寺大门得到修复,寺内多处大殿安装了防雷设施。十年前,大召寺进行了全面翻修和扩建。

2004年至2009年,大召寺通过信众的捐赠和自筹资金增建了一座大雄宝殿、大厅和厢房等设施。经过多年的修复,大召寺恢复了3万平方米的原始规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