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地理百科    河流山脉   

漓江

漓江(英语:Lijiang river  )它是西江支流桂江的上游河段,别名丽水、漓水。盆地范围为110° 07′110°47′E和24°38′25°53′n,其源头位于桂林兴安花江乡越城岭主峰猫儿山东麓。地跨象山区、秀峰区、叠彩区、雁山区、七星区、临桂区等六区和兴安、灵川县、阳朔县、平乐县等四县,总流域面积约5857.11平方公里,全段长约214公里。1967—2020年漓江流域上游桂林水文站多年平均最大流量序列为3001立方米/秒。漓江流域的主要支流从源头帽儿山由北向南有:黄柏江、六洞河、川江和大榕江等。

漓江形成于早更新世,在中山的山区和喀斯特峰顶被侵蚀切割成峡谷状的河道。漓江流域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蒸发量约1482.5毫米,受盆地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3-八月是雨季9月以后,降雨量大规模减少,主要是由于局部阵雨。漓江有鱼类101种,隶属于6目19科73属,属内分化低,环境多样性低。

漓江流域上游有18项水利工程。2007年,桂林漓江风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区。

目录

位置境域 编辑本段

漓江流域位于中国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理坐标110° 07′110°47′E,24°38′25°53′N之间。漓江发源于兴与丽江交界处的越城岭安县和资源县,其主要源头在东源与黑洞洞河和西源龙塘河汇合后才被称为刘冬河 里又叫花江,南流经兴安泗门寨附近,东南有黄柏江西有川江与 里的三条河流相互拥抱,成为榕江, 里在榕江镇汇合。地跨象山区、秀峰区、叠彩区、雁山区、七星区、临桂区等六区和兴安、灵川县、阳朔县、平乐县等4个县。流域总面积约为5857.11平方公里,全段长约214公里。

地理特征 编辑本段

气候

漓江流域位于中国南方低纬度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

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漓江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漓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2290.最小年降雨量和最大年降雨量分别为1342.3毫米和2910英寸.9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的上半年,3-八月是雨季9月以后,降雨量大规模减少,主要是由于局部阵雨。从降雨的地理分布来看,降水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而南部的相对降水量较少,平均约为1725.5毫米左右。 

漓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约为18.8℃,历年平均无霜期约320天,年均蒸发量约1482.5毫米,年极端最低温度-4.0℃,极端最高温度39.0℃,年平均气温18.8℃左右。

地质

漓江流域位于岭南横向构造带西段,主要由古生代地层弧形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属桂林弧形构造带亚带,东西两侧分别为富川和大瑶山南北向构造亚带。漓江流域岩性复杂,处于盆地中部、下游地区以碳酸盐岩为主;桂林市北部和南部以碎屑岩为主,地层丰富一方面,东部山区多为震旦系、寒武系碎屑岩奥陶系和志留系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下白垩统和第四系,其中基底岩石由震旦系至下古生界组成,盖层沉积物多由上古生界至新生代的碳酸盐岩组成,独特的地质环境最终形成了喀斯特地貌景观。 

地貌

漓江流域地势总体北高南低、东、西三面地势较高;中部和南部地势低平,四周青山环绕,北部有猫儿山、越城岭;东部和中部有杜邦岭、海洋山;西北和西部有大南山、天平山;南部有贾桥岭和大瑶山。其中,猫儿山属于中山典型的山地地貌区,主峰海拔约2000米,坡度较陡,但东部、东南坡比西、西北坡小。峡谷呈现“V”漓江从它的源头帽儿山脚下流过,漓江的地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漓江从源头到入海口的地貌可分为钟山地貌、丘陵谷地地貌、喀斯特峰林平原地貌、有喀斯特峰丛洼地地貌和低山丘陵地貌五大地貌单元。

土壤

漓江流域的土壤母质为花岗岩,土壤类型为高寒黄壤,呈酸性,森林覆盖率高;从猫儿山往下,从陵川县中游往南,土壤类型逐渐转变为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石灰性土壤,呈中性或弱酸性;同时,酸性红壤也有分布。平均土壤厚度为60厘米,帽儿山山顶土壤最深处可达120厘米左右,河滩区土壤深度不足20厘米。土地利用方式为林地、耕地(包括果园地和菜园地)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其中林地约占81%耕地约占12%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约占7%

动物

漓江共有鱼类101种,隶属于6目19科73属,其中鲤形目鱼类占68种,占现存鱼类总数的67.3%鲈形目有14种,鲇形目有12种,双鳃类有3种,鳗形目有2种,鱼形目有2种。从科的组成来看,在101种鱼类中,鲤科最多,有49种,占48.5%泥鳅12种,爬行动物7种,鱼科动物6种,鱼纲动物5种,虎鱼科和鳗鲡科动物4种、鲇科、沙塘鳢科、鳢科、倒刺鲃科有两种,鲇科、长臀鱼危科、鱼兆科、钝头鱼危科、鱼将科、胎鱼将科、斗鱼科、合鳃鱼科各1种。从目级来看,漓江鲤科鱼类众多,显示出亚洲鱼类分布的共同特征;从系级来看,绝对数量排名与区系存在排名明显不同一些属数较少的科具有较高的区系存在性,而属数最多的科则具有较低的区系存在性;在从属水平上,具有大量物种的虾虎鱼属的存在性很低,这表明漓江鱼类的种内分化不高,环境多样性不高。

植物

丽江风景区植物资源丰富共记录到植物76科155属180种。优势科主要是豆科、禾本科、桑科、大戟科、菊科、蔷薇科、鼠李科寡吡啶科和独脚金科相对较多。共记录到22种乔木78种灌木16种藤本11种蕨类和5种竹类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比例约为1:1.37植被类型多为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林。优势种多,适应性强、耐贫瘠特性反映了植物对喀斯特生境特征的适应性; 

乔木层20种,灌木层15种,草本层24种。其中,乔木层中重要值较高的植物为柏树、乌冈栎、乌桕、酸枣、油桐等。灌木层中重要值较高的物种是藤条、箬叶竹、黄金槐、阴香等。草本层中重要值较高的物种是辣蓼、白茅、毛蕨、牛筋草等这些植物是研究区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对丽江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水文水系 编辑本段

漓江属于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是西江支流桂江上游的总称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花江乡越城岭主峰帽儿山东北支脉崂山东南部。漓江的主要源头乌龟河向南流,分别流向东方、西的黑洞江、龙塘河汇合后称为刘冬河,继续向南流向泗门和黄柏江、川江的汇合处称为大榕江,在榕江镇附近与灵渠河汇合时称为漓江。漓江流经兴安县、灵川县、临桂区、桂林市区、阳朔县、平乐县然后遇到恭城河。

径流量

漓江年径流深1462 mm,径流系数为0.67,径流模数46.6升/秒·平方公里,平均流量为133立方米/秒。受降水影响,漓江年径流量在枯水期变化较大,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7.8倍。

漓江漓江

漓江流域上游桂林水文站、除1960年外,大融江水站和灵渠水文站径流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1969年最大径流出现在4月以外,其他时段最大径流出现在5月、6月;桂林水文站最小径流出现在1月或12月,大融江文水文站和灵渠水文站最小径流出现在1月、10月、11月和12月都有。( 1960)1969年,漓江流域上游三个水文站的径流峰值提前到4月,干流上桂林水文站和大融江文站的年径流分布呈现明显的双峰结构,即径流峰值出现在4月和6月;2010-2016年,桂林水文站和灵渠水文站均在11月出现小高峰经调查分析,主要原因可能与2015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罕见冬季洪水有关。

1967—2020年桂林水文站多年平均最大流量系列为3001立方米/秒,最大值出现在1998年(5890立方米/秒)最低值出现在2018年(1520立方米/秒)阳朔水文站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平均值为3838立方米/秒,最大值出现在2017年(6350立方米/秒)最小值出现在1969年(1710立方米/秒)

水质

桂林漓江水质优良,时空分布特征差异较大。及时,2017—2021年漓江水质总体改善;2021年漓江大融江段水质非汛期优于汛期。大面至平乐段汛期水质好于非汛期。从空间上看,2017年—2021年漓江上游断面水质最好,下游断面次之,中游断面最差。漓江流域各河段污染因子不同,上部污染因子为溶解氧、PH值,污染形式主要是径流引起的非点源污染;中下游的污染因素更为复杂,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污染形式主要是点源污染。

补给

漓江资源丰富,径流主要由雨水补给长江流域湘江径流除少部分流经灵渠外,大部分径流来自流域内降水,年内月径流分布与流域内年降水分布统一。漓江大部分支流位于桂林弧形构造两侧背斜上的非喀斯特山区,而干流位于向斜轴部,使得降雨汇聚迅速雨洪响应敏捷,每年汛期暴雨频繁遍布全流域。

风景名胜 编辑本段

2007年,桂林漓江风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区。漓江风景区阳朔段北起杨堤,南至溥仪,包括杨堤在内,全长69公里,约200平方公里-兴平段曾被《世界地理》杂志评为世界最美喀斯特山水“桂林 阳朔的风景是世界上最好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天下她的美在兴平”人民币20元背面为漓江兴平美景。杨堤一期开发有 个景点、下龙风光、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兴平好风光等自然美景;有兴坪古镇、渔村古民居等人文历史景观。第二阶段开发了漓江下游水域,从阳朔县到普益乡刘公村约18公里,这是电影《刘三姐》的拍摄地。同时还有碧莲峰、书童山、睡美人山、八仙过海等景点。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天河山风景区    下一篇 西沙群岛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