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文化百科    百科词条   

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心理过程的一门学科,涉及人类如何掌握和使用语言系统,如何使语言系统在实际交际中发挥作用,以及掌握和使用这一系统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心理语言学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研究个体言语交际中的编码和解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密切相关,包括心理学和语言学,以及信息论、人类学等。在方法上,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目录

简介概况 编辑本段

心理语言学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在20世纪50年代,心理语言学主要受到行为心理学和描述语言学的影响当时的心理语言学家用行为主义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所有其他人类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和联想的形成、领悟和改变是通过强化获得的。这样,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本上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言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这个研究方向的代表是奥斯古德。虽然他没有尽管他没有像斯金纳那样把意义从语言现象中排除出去,而是引用中介过程来解释语言的意义,但他仍然坚持认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能够解释言语行为。

心理语言学深受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尤其是在乔姆斯基 随着生成转换语法的产生和盛行,心理学家越来越多地攻击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行为主义不能解释言语活动中的许多现象。

以米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将生成转换语法应用于心理语言的研究,认为人们并不掌握语言的个体成分,比如音素、单词和句子是一个规则系统因此,言语活动不是对刺激的反应,而是由规则产生和控制的行为,具有创造性。他们还认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不是人类语言的不同结构,而是存在于各种语言底层的普遍规则,以及这些普遍规则如何转化为特定的语言。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课题包括言语感知与理解言语产生语言习得言语神经生理机制各种言语缺陷言语与思维言语与情感、个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习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思维理论、儿童和青少年研究的心理发展理论将发挥巨大作用。它对工程心理、语言教学、言语缺陷的诊断和治疗、电子计算机的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有应用价值。

心理语言学研究在美国广泛开展。苏联、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也有心理学家从事这项工作,其特点是试图将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本国心理学传统相结合。

心理语言学研究也在中国进行,主要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语言习得。由于汉语与其他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范围 编辑本段

心理语言学研究人类如何使用和学习语言,以及如何通过语言表达思想和思考。其研究基础主要来自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语言学方面:语音学和音系学关注语言发音。在心理语言学领域,它研究大脑如何理解和处理语言声音。构词法研究词的结构,尤其是同根词(例如:Dogs and dogs)以及生成这些单词的规则。

语法是对语言和语法规则的研究。乔姆斯基提出转型-生成语法理论使得心理语言学把语法作为语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语义学研究单词和句子的意义。语用学关注的是语言环境对语义理解的影响。

心理学方面:心理语言学主要着眼于单词识别和阅读的过程来理解人类思维的运作。在认知心理学中,操作记忆(Working memory)这个模型变成了对人类正在处理的语言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听、讲、读、写四方面)的研究基础方向。

然而,发展心理语言学侧重于儿童如何学习语言,通常采用实验方法或定量研究。相对于让·皮亚杰研究儿童和通过自然观察的认知发展)

历史起因 编辑本段

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20世纪50年代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人和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索语言行为的规律。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对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表达了不同的观点F.培根(1561~1626),法国的R.笛卡儿(1596~1650),英国的J.洛克(1632~1704),德国的W.F.洪堡特、L.维特根斯坦(1889~1951)我还讨论了语言与行为和心理的关系。英国生物学家 C.达尔文(1809~1882)观察语言和儿童的进化从物种起源看人类语言的发展; 德国心理学家W.T.普雷耶(1841~1897)和W.斯特恩(1871~1938)研究儿童如何学习说话;法国病理学家P.布罗卡(1824~1880)德国的 和 C.维尔尼克 (1848~1905)大脑左半球负责语言部分的初步确定。这些人已经做好了心理语言学的准备。

美国学者于1952年成立了语言学和心理学委员会,并于1954年出版了《心理语言学: 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这标志着心理语言学的正式诞生。

第一代美国心理语言学家是在行为心理学领域、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信息论的影响下。C.E.奥斯古德(1916~)指出语言可以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传递,比如说“狼来了”所有人都警觉起来。但是人只有在狼真的来的时候才会害怕如果他们撒了几次谎,哪怕他们再说一遍“狼来了”人不怕,所以文字和事实不完全一样。G.米勒(1920~)将信息论应用于语言研究,发现词在语篇中出现的频率是一定的,可以用概率来表示。但是人们如何使用语言可以 不能仅仅用信息论来解释。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n.乔姆斯基的崛起 转换语法产生了第二代心理语言学家。这些学者观察了一些在实验环境中长大的聋哑儿童,认为他们可以在没有母亲教导的情况下,用手势形成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并且可以将这两个短语形成一系列,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天生的语言能力。但后来人们认为心理模型和语言模型并不对应。

现在学者们意识到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验证某种语法模式是否正确,而应该建立自己独立的体系,于是出现了第三代心理语言学家。他们不赞成对言语过程进行抽象分析,而是强调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实验,以检测思维和交流的过程。

应用贡献 编辑本段

心理语言学已经被应用到交流技术中(研究信息的传递、感知和理解)医学(研究失语症和神经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和人工智能研究(浅谈如何模拟人脑的语言功能)但它最重要的用途还是在教学上(包括幼儿教学、外语教学、聋人语言教学等等)其目的是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一方面,现代语言学关注语言能力的形成(于是就有了生成语法)一方面,注意一定条件下语言的学习(所以有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具有这两个特点近年来,它研究儿童的发展认知能力与青春期语言、逻辑、数学中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口语能力和阅读能力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多的进展。

现代语言学有些学派强调理论而忽视验证,有些学派在没有严谨理论的情况下搞调查。心理语言学既有假设又有验证,因此备受关注。然而,在实验室中调查高智能生物仍然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然而,在语言学的广阔领域中,心理语言学已经成为一门具有自然科学特征的学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西方哲学    下一篇 外交学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