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文名: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缩写:NUAA),简称南航,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52年10月,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三个校区(明故宫、将军路、天目湖),占地面积3046亩,建筑面积189.3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收藏295万余件印刷型文献、156个中外文数据库,1260万余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设有18个学院和192个科研机构。设有本科专业62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1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拥有教职工3526人,其中专任教师2199人。拥有学生35127人(其中本科生19044人,研究生15262人,学位留学生821人),成人教育学生2361人。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
1951年11月,航空工业局命令在南京511厂成立南京学校建校委员会,开始建校筹备工作。
1952年6月,校名确定为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华东军区调1200名现役军人进校补课,准备开学。10月19日,校长邓永清主持开学典礼,首届学生973人。10月20日正式上课。
1952年6月,校名确定为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华东军区调1200名现役军人进校补课,准备开学。10月19日,校长邓永清主持开学典礼,首届学生973人。10月20日正式上课。
1955年5月,二机部建议南航专迁到西安并升格为航空学院,校领导表示有困难,后决定华东航空学院西迁,南航工专留宁发展。
南京航空学院
1956年4月28日,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南京航空学院,开始部分招收本科生。
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迁离南京后,原华航卫岗校园划归南京航空学院。
1956年11月至1957年2月,苏州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分批并入南京航空学院。
1958年,卫岗校园划归南京农学院。
1959年,设立解算装置(计算装置)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立的计算机专业之一。
1970年底,西北工业大学直升机专业调入南航。
1978年2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3年,南京航空学院改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7年12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行列。
199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成立。
2000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11年,学校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2012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2月,中国民用航空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签署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年5月,学校与常州市、溧阳市人民政府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2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研究院建设正式启动。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获评“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11月,学校被教育部公示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1月,学校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7月,首批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7月2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署。9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成立并启用。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10月29日,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1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航天科技集、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月,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月2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直升机研究院。
2021年1月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南京市签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港合作框架协议。1月11日,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入选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8月,入选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遴选名单。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0月2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入选。12月6日,入选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名单。12月1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主发起单位,与美国垂直飞行协会、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单位共同成立国际直升机教育联盟。
2022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发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入选。4月2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学院、物理学院成立大会在将军路校区举行。9月14日,南航“环境/生态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前1% 。10月6日,南航获批建设“低碳航空动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办学条件 编辑本段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有教职工3526人,其中专任教师2199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590人,博士生导师641人,院士、外籍院士及“钱伟长讲座教授”院士27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全国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6人,入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600余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7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
专职院士 | |
双聘院士 | 叶培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培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海岩(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光辉(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夕云(中国工程院院士)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胡寿松、昂海松、王岩 |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 施大宁、王成华、朱如鹏、刘思峰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聂宏、郭万林、廖文和、徐九华、沈建新、黄卫清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团队(高存法)、动力系统能量高效利用教师团队(毛军逵) |
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 | 飞行器设计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姚卫星)、工业与系统工程教学团队(周德群)、计算机类专业软件课程群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陈兵)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负责人 | 省级教学团队 | 负责人 |
自动控制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吴庆宪 | 飞机设计专业方向教学团队 | 昂海松 |
机械工程设计基础教学团队 | 刘苏 | 机械工程设计基础教学团队 | 刘苏 |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王成华 |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王成华 |
飞机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 | 昂海松 | 管理定量方法课程群教学团队 | 刘思峰 |
管理定量方法课程群教学团队 | 刘思峰 | 大学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施大宁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设有18个学院,有本科专业62个。
专业设置 | |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 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波毫米波系统与器件技术)、信息工程(航空航天)、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 机械工程、工业设计、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机器人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核工程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飞行学院 | 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制与签派)、交通运输(民航运输管理)、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交通运输(民航电子电气工程)、交通运输(机场运行与管理)、土木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飞行技术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 | 应用物理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含电子商务))、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含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方向)、会计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行政管理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 广播电视学、音乐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环境设计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民航业务、国际贸易)、日语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 |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无人驾驶航天器系统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自动化(航空电子与控制)(中外合作办学)、交通运输(机场运行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院 | 航空航天类、长空创新班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 | 飞行技术、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有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1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8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点一览表 | ||
序号 | 博士后流动站名称 | 批准时间 |
1 | 机械工程 | 1988-04 |
2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1989-02 |
3 | 力学 | 1991-06 |
4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998-06 |
5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003-08 |
6 | 电气工程 | 2003-08 |
7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003-08 |
8 | 交通运输工程 | 2003-08 |
9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003-08 |
10 | 物理学 | 2007-08 |
11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2007-08 |
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2-08 |
13 | 软件工程 | 2012-08 |
14 | 光学工程 | 2012-08 |
1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4-08 |
16 | 数学 | 2014-08 |
17 | 网络安全 | 2019-07 |
类别 | 学科名称 |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 航空飞行器设计制造与飞行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 力学 |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 |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9个) | 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导航制导与控制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 | 力学、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3个) | 材料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物理学 |
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 |
工学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光学工程 | |
交通运输工程 | |
电气工程 |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力学 | |
机械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软件工程 | |
网络空间安全 | |
理学 | 数学 |
物理学 |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
门类 | 代码 | 授权点名称 |
法学 | 0305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学术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汇总表 | |||||
序号 | 门类 | 代码 | 学科名称 | 学位授权级别 | 获批时间 |
1 | 经济学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6 |
2 | 法学 | 0301 | 法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1 |
3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1 | |
4 | 文学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1 |
5 | 理学 | 0701 | 数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6 |
6 | 0702 | 物理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6 | |
7 | 0703 | 化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1 | |
8 | 工学 | 0801 | 力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1998 |
9 | 0802 | 机械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0 | |
10 | 0803 | 光学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1996 | |
11 | 0804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1993 | |
12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6 | |
13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6 | |
14 | 0808 | 电气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6 | |
15 | 0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6 | |
16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0 | |
17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3 | |
18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6 | |
19 | 0814 | 土木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6 | |
20 | 0823 | 交通运输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3 | |
21 | 0825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1986 | |
22 | 0826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1 | |
23 | 0827 | 核科学与技术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1 | |
24 | 0831 | 生物医学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3 | |
25 | 0835 | 软件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1 | |
26 | 0839 | 网络空间安全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6 | |
27 | 管理学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1986 |
28 | 1202 | 工商管理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6 | |
29 | 1204 | 公共管理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1 | |
30 | 艺术学 | 1304 | 美术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1 |
31 | 1305 | 设计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1 | |
32 | 教育学 | 040102 | 课程与教学论 |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6 |
33 | 040106 | 高等教育学 |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03 | |
34 | 艺术学 | 130201 | 音乐学 |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1 |
35 | 130301 |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1 | ||
36 | 130303 | 广播电视艺术学 |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2011 |
专业学位授权类型汇总表 | ||||
序号 | 类别代码 | 类别名称 | 学位授权级别 | 获批时间 |
1 | 0854 | 电子信息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9 |
2 | 0855 | 机械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9 |
3 | 0858 | 能源动力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9 |
4 | 0251 | 金融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0 |
5 | 0351 | 法律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4 |
6 | 0352 | 社会工作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0 |
7 | 0451 | 教育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4 |
8 | 0551 | 翻译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0 |
9 | 0552 | 新闻与传播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8 |
10 | 0856 | 材料与化工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9 |
11 | 0859 | 土木水利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9 |
12 | 0861 | 交通运输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9 |
13 | 1251 | 工商管理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04 |
14 | 1253 | 会计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0 |
15 | 1256 | 工程管理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19 |
16 | 1255 | 图书情报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 | 2021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
2017年12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力学、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进入前10%,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进入前2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前30%。
202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35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301-400名。
202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801-1000名。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工信部重点专业8个,国防重点专业5个,紧缺专业(方向)3个。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济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教育实验区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力学、电工电子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获批时间 |
物理与艺术 | 施大宁 | 2017年 |
航天、人文与艺术 | 闻新 | 2017年 |
材料力学漫谈 | 邓宗白 | 2018年 |
无人机设计导论 | 昂海松 | 2018年 |
电子线路 | 王成华 | 2018年 |
机床数控技术 | 游有鹏 | 2018年 |
运筹学 | 党耀国 | 2018年 |
灰色系统理论 | 刘思峰 | 2018年 |
系统工程导论 | 周德群 | 2018年 |
面向对象C++程序设计 | 皮德常 | 2018年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王岩 | 2018年 |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材料力学漫谈 | 邓宗白 | 2012年 |
物理与艺术 | 施大宁 | 2012年 |
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在军事上的作用 | 昂海松 | 2012年 |
核科学技术应用漫谈 | 陈达 | 2014年 |
仿生技术漫谈 | 戴振东 | 2014年 |
航天、人文与艺术 | 闻新 | 2014年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电子线路 | 王成华 | 2012年 |
灰色系统理论 | 刘思峰 | 2012年 |
物理与艺术 | 施大宁 | 2012年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王岩 | 2012年 |
飞行器总体设计与系统工程 | 昂海松 | 2013年 |
材料力学 | 邓宗白 | 2013年 |
自动控制原理 | 吴庆宪 | 2013年 |
工程图学 | 刘苏 | 2013年 |
机床数控技术 | 游有鹏 | 2013年 |
大学英语 | 何江盛 | 2013年 |
工程训练 | 周燕飞 | 2013年 |
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 | ||||
序号 | 类型 | 教研室名称 | 带头人 | 所属学院 |
1 | 课程(群)教学类 | 文科类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 施大宁 | 理学院 |
2 | 专业建设类 | 江苏省工业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 | 周德群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5篇;在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4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项目全部为第一完成单位,位列工信部高校第二,全国高校第十一。
部分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 | |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依托优势学科,构建与实践工程力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需求引领,学科协同,跨界融合-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确定问题域提升亲和力追求实效性,构建“川流不息”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本土原创学说引领的管理定量方法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 |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6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建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7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直升机传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共建)。
国家空管委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国防科技工业难加工材料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超声电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精密驱动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纳米智能材料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航空发动机热环境与热结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中小型无人机先进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先进飞行器导航控制与健康管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面向苛刻环境的材料制备与防护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高安全系统的软件开发与验证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空间核技术应用与辐射防护实验室、航空飞行器热管理与能量利用实验室、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实验室、飞行器数学建模与高性能计算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多功能轻量化材料与结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空天信息材料与物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效精密加工与装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空航天电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飞行器自主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效精密加工与装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牵头单位)、航空航天电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牵头单位)、飞行器自主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牵头单位)。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巴尔干地区研究中心。
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直升机技术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先进通用飞机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精密与微细制造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数字化医疗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风力机设计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物联网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航空动力系统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核能装备材料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单位)、江苏省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单位)、江苏省光伏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单位)、江苏省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单位)、江苏省物流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单位)、江苏省精密复合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单位)、江苏省机床附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单位)、江苏省活塞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单位)。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超声电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超声电机工程研究中心(牵头单位)、江苏省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牵头单位)。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轻型通用航空飞行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航空电源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其他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科研基地:江苏省轨道交通运行安全智能检测工程中心、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能源软科学研究中心、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后评价研究中心、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民航总局航空维修工程科研基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精密与微细制造技术研究所。
校内科研机构:精密驱动研究所、纳米科学研究所、磁悬浮应用技术研究所、仿生结构与材料防护研究所、灰色系统研究所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情况
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学院 | 合作高校 |
1 | 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航空学院 |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
2 | 中俄直升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航空学院 | 喀山国立技术大学 |
3 | 可持续制造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机电学院 | 德国达姆斯塔德工业大学 |
4 | 空中交通模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民航学院 | 荷兰埃因霍温大学 |
5 | 空中交通管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民航学院 | 法国国立民用航空学校 |
6 | 先进粒子放射治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 |
综述
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近1718项,其中国家奖82项,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包括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校取得了“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成果。在国防科技领域,学校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有多项技术在“嫦娥三号”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项目承担
2018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9项,资助直接经费8395.74万元,包含面上项目72项,青年基金63项,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联合基金3项,专项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6项。
2020年,截至9月21日,学校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1项,总体资助率26.6%,资助直接经费9492万,均创历史新高。此次获批项目包含重点项目6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面上项目94项,青年基金63项,外过青年学者基金2项,联合基金1项;此外,学校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已经通过评审,还有近10项重点标志性项目已进入会议评审阶段。
根据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立项资助情况。学校本年度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6项,青年项目3项。重大项目立项数为历年之最,各类项目立项总数继续位居工信部高校第一。
2022年7月1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依托单位,江宁博物馆等共建的文物无损检测与安全溯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入选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拟认定的第二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公示名单。
科研获奖
2018年,学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13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理论成果奖6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2项。2019年1月,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20年3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益民院士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2021年度,省政府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我校共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2项,其中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科学技术奖项目21项(含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为我校历年之最。
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我校组织申报的《空天科技时代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生态体系构建与实践》荣获特等奖,《高端制造业卓越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等5项成果荣获一等奖,《需求牵引、持续迭代——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6项成果荣获二等奖,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项目荣获二等奖1项。我校获奖总数及一等奖以上获奖数量均在江苏高校中位列第三。
国家级科研获奖(部分) | ||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获奖类别 |
飞机复杂结构件数控加工动态特征技术及应用 | 李迎光 | 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钎料无害化与高效钎焊技术及应用 | 薛松柏 | 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基于飞/发一体化的进气道气动设计技术 | 谭慧俊 | 2017年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 |
机载雷达高分辨前视成像和高精度地面动目标检测技术 | 朱岱寅 | 2017年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
某型舰载战斗机 | 许希武 | 2017年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 |
高功率密度军用电子设备热控制方法与技术 | 宣益民 | 2017年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 |
动态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 姜斌 |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新型发动机非常规排气系统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 | 徐惊雷 |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航空航天类核心期刊,荷兰Scopus数据库、《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国际航空宇航文摘》(IAA)《科学文摘》(SA)《数学文摘》(ZblMath)、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CSTPCD)来源期刊。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 Ei Compendex (USA), Scopus (Holland), Mathematical Review (USA), 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 (CSA), SA (England), Zbl (Germany), EBSCO, CSCD, etc.
《数据采集与处理》:中文核心期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类)、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荷兰Scopus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INSPEC数据库收录期刊。
《振动、测试与诊断》:中文核心期刊、EiCompendex数据库收录期刊。
《振动工程学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中国力学文摘》,美国Ei Compendex、荷兰Scopus数据库、美国Applied Mechanics Review、美国The Shock and Vibration Digest、美国International Aerospace Abstracts、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收录。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收藏295万余件印刷型文献外,有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1260万余册,初步形成以航空、航天、民航为特色,以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自动控制、机械制造、材料科学等为重点,工、理、管、经、哲、法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宁镇扬地区高校联合体(江宁驻区高校联合体)的成员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与各兄弟高校图书馆。
学校先后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国外50多所著名高校及一批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服务航空航天民航、服务江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新格局。国际科技合作形成了以俄罗斯、德国、美国、中国香港为四大主线带动的上自政府下自民间,纵横多种渠道的态势。对香港的科技合作始于80年代中后期。十多年来,该校充分考虑到香港的窗口作用以及香港与内地教育较好的互补性,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在港高校及学术机构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该地区优良的研究设备、充足的研究经费,结合国内重大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有计划、有目的地派遣教学科研人员前往香港从事合作研究,培养了很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020年5月18日,澎湃新闻从教育部获悉,为推动“一帮一”行动深入实施,实现对湖北120多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全覆盖帮扶,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启动实施第二批“一帮一”行动。这一批人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支援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知名校友 编辑本段
科教界 | ||||
徐西鹏 | 赵淳生 | 屠基达 | 管德 | 甘晓华 |
石屏 | 冯培德 | 顾冠群 | 姜澄宇 | 孙泽洲 |
吴希明 | 徐朝梁 | 胡海岩 | 贲德 | 梅宏 |
刘胜 | 王刚 | 向锦武 | 陶宝祺 | 朱荻 |
刘大响 | 徐至展 | 陈达 | 秦文波 | 程肖彭 |
赵光恒 | 聂海涛 | 卢建川 | 何湘宁 | |
其他 | ||||
胡问鸣 | 吴光辉 | 林左鸣 | 史坚忠 | |
庞为 | 陈都灵 | 王文鹤 |
获得荣誉 编辑本段
2020年5月,202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发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综合实力35.82分排名第41名。7月8日,入选2019年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10月22日,位居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699位。11月,2021QS亚洲大学排名发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212位。11月20日,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12月,软科发布《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系列:文科实力排名》榜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130位。
2021年1月3日,在2020年中国内地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综合指数排名中,排名第5位。1月21日,位居2021年1月全国高校ESI排名第61位。4月,位列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35位。同年,2022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学校排名第801-1000区间。8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位居“2021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301-400位。11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文化传统 编辑本段
校徽
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徽志为圆形,中间叠放三个形如飞行器的“A”构成南京市的市树即雪松图案,象征本校的航空、航天、民航特色,正下方为建校年份“1952”,周围光芒线衬托出南京市的市花即梅花图案,光芒线外环以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缩写。
徽章为印有中文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校旗
校旗为蓝色长方形旗帜,中间印有白色的中文校名。
校训
智周万物,道济天下
办学精神
负重奋进、献身国防,唯实创新、志在超越
校庆纪念日
校庆纪念日为10月20日。
校歌
《志在长空牧群星》
明廓翠屏,拥南航,博大精深。
风行远,团结俭朴,唯实创新,
效法羲和驭天马,
志在长空牧群星。
越重关,秉琴心剑胆,御风行。
梧桐茂,凤凰鸣,
人才聚,事业兴。
创一流学府,心路鹏程。
智周万物惟创造,
道济天下展经纶,
铸辉煌,夙志存高远,勇攀登!勇攀登!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