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地理百科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又称麻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峡,位于亚洲东南部,介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形似漏斗。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走向,西北端连接安达曼海,东南端则通过新加坡海峡与中国南海相连,间接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该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连同新加坡海峡共计1185千米。西北口宽达370千米,东南口则仅有37千米,总面积约为65000平方千米。航道最狭窄处仅5.4千米,峡底平坦,水深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最深处可达200米。 海峡北口较宽,南口较窄,底部平坦,两岸地势低平,多红树林海滩,淤积活跃。底部多为泥沙质,水流平缓,峡内存在多个浅滩,其中水深不足23米的达37处。

西海岸有大片沼泽和众多泥质岛屿,而东海岸则分布着零星的岬角或岩岛。位于赤道附近的马六甲海峡拥有热带雨林气候和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26至28摄氏度,降水量在1940至2565毫米之间,晴好天气较少,阴雨天多,且常伴有雷暴天气。海峡及其沿岸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及沙滩、珊瑚礁、红树林和广阔的热带雨林,是众多动植物的栖息地,生物资源丰富。 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和“海上生命线”,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因其沿岸的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而得名。它是全球航线的关键环节,平均每日有200多艘船只通过,每年则有超过10万艘,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马六甲海峡目前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理,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和贸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2008年,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城市一马六甲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地理范围上,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其经纬度范围为东经9°26′至104°35′,北纬5°40′至1°65′。西部界限为苏门答腊岛最北端至泰国普吉岛最南端的连线,东部界限则为柔佛东南端经霍斯堡礁至宾坦岛东北端的连线。北部界限包括马来半岛西南岸和东南岸、新加坡岛南岸以及柔佛浅滩,南部界限则从苏门答腊东北岸向东延伸至丹绒科达布,再至克莱因·卡里莫恩,经普洛大平格,沿巴淡岛北岸和宾坦岛至普洛科科的连线。

目录

位置境域 编辑本段

马六甲海峡,东西延伸约1080公里,西北端宽阔达370公里,东南端狭窄至37公里,最窄处航道宽度仅为5.4公里。该海峡总面积约650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为25米。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关键海运通道,马六甲海峡位于大洋洲与亚洲的交汇点,同时也是亚、非、欧三洲海上交通的纽带。 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海上十字路口”和“海上生命线”,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必经之路,对全球航线至关重要。平均每天有200多艘船只通过,年通过量超过10万艘,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峡之一。该海峡目前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理,在国际政治、军事和经济贸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

2008年,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城市一马六甲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地理特点: 气候:位于赤道低压带附近的马六甲海峡拥有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气温高且潮湿,温差小,平均温度超过24℃。最高气温可达37℃至38℃,最低气温为18℃。沿岸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2℃,最低气温为23℃。海峡湿度较高,平均相对湿度为85%,年降水量在1940至2565毫米之间,10月降雨量最多,达243.5毫米,2月最少,为69.9毫米。海峡风力较弱,以北风和东北风为主,2至3级风最为常见。全年晴好天气较少,阴雨天多,常有雷暴天气。海峡能见度良好,95%以上的时间能见距离超过10公里,雾很少,但在雷雨天气下能见度可能下降。 地质:马六甲海峡属于巽他大陆架,第四纪初期(约2万年前)曾是广阔的陆地,大约6万年前以来未受地壳运动影响。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马六甲海峡地区被淹没,形成了现今的地貌。

天然资源 编辑本段

马六甲海峡西北部富含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至1963年,杜迈市周边油田产量已占印尼全国石油产量的一半。亚齐省亦拥有广阔油田,至1980年,其油气产量占印尼全国油气产量之30%。亚齐省的阿伦油田,其液化天然气储量被认为是东南亚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基地。苏门答腊岛的海上油田每日产量达55000桶。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总部位于雅加达,在马六甲海峡沿岸设立了四个主要炼油厂,包括穆西、杜迈、巴宁河和庞卡南布朗丹。

总体而言,马六甲海峡西北部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印尼苏门答腊岛的能源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地理特征 马六甲海峡底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流平缓,峡内存在多个浅滩,其中水深不足23米的浅滩多达37处。此外,由于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度洋与南中国海交汇处,潮流的涌动在海底形成了众多沙波,长度介于250至900米,高度在4至15米之间,同时顺着潮流方向,还出现了又长又大的沙脊。 马六甲海峡西岸为苏门答腊岛,东岸为西马来西亚和泰国南部,两岸地势低平,淤积活跃,遍布红树林海滩,海岸线每年可扩展60至500米。西岸以大片的沼泽和泥质岛屿为主,而东岸则散布着零星的岬角和岩岛。 

水文状况  编辑本段

海浪

马六甲海峡的平均浪高为0.5至0.7米,平均涌高为0.8至1米,最大浪高可达10米。海峡海浪方向与风向一致。在东北季风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海浪主要朝西北方;而在每年6月至9月,海浪则以南向为主。 

潮汐

马六甲海峡通常为半日潮,每天出现两次高潮和低潮,潮高基本相等。然而,海峡东部靠近新加坡港的区域为不规则半日潮。马六甲海峡的潮汐主要受印度洋潮波影响,太平洋潮波影响较小。潮差最大的地区位于巴眼亚比附近,约为5米,而海峡东西两端潮差较小,约2米。总体而言,不同地点的潮差变化范围一般在1.6至3.7米之间。 

海流

在东北季风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马六甲海峡的海流主要流向西北方,流向相对稳定;而在每年6月至9月,海流流向以南为主,稳定性较差。全年海流速度约为1节。在开阔水域,海流通常较弱,但在一些狭窄航道处,海流会变得较强。

马六甲海峡的潮流呈现往复性质,通常顺着水道移动,但由于地形和洪水的作用,其流向和流速并不恒定。在涨潮期间,水流趋向东南方向,而在落潮时则转向西北。该海峡的最大流速可达2.2节。位于海峡东部的新加坡海峡,由于受到中国南海和印度洋海水的交换作用,涨潮时水流向西南,落潮时则转向东北,流速一般在1至2节之间。 

水温方面

马六甲海峡的水温全年都较高,月平均水温介于27.9至30.5℃之间,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年温差约为2.6℃。冬季是水温最低的季节,平均水温为28.55℃,最低水温记录为27.89℃。海峡中水温的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春季是全年中水温最高的季节,月平均水温达到30.18℃,最高水温可达30.58℃。夏季水温略有下降,各区域的水温在28.91至30.06℃之间,水平分布上,东部的水温略低于西部,平均水温为29.67℃。海峡东部水域较浅,冬季垂直混合作用较强,夏季因波浪较大,特别是涌浪,导致冬夏两季水温垂直分布较为均匀。 

生物资源 编辑本段

马六甲海峡及其沿岸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沙滩、珊瑚礁、大片红树林、滩涂和热带雨林等。这些区域是众多动植物的栖息地,生物资源丰富。靠近苏门答腊岛的沿海地区拥有广阔的沙滩、红树林沼泽和热带雨林,是全球动植物种类最多样化的地区之一。而靠近马来西亚一侧的沿海地区则拥有丰富的红树林植被、泥炭沼泽森林和泥滩,其中马来西亚的红树林是世界上最丰富、品种最稀有的一种,一些地区因红树林密集而被列为拉姆萨尔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为许多稀有和濒危物种,如候鸟、猴子、湾鳄等提供了栖息地。此外,沿岸广阔的泥滩是贝类和各种水鸟(包括留鸟和候鸟)的天然栖息地,也是重要的鸟类繁殖地。

至于相关海域,中国南海北接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南通过马六甲海峡与爪哇海、安达曼海、印度洋相连,东临菲律宾群岛,西边是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南海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是一个向中心倾斜的菱形海盆,平均深度为1212米,最深处达5377米。几乎整个南海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环绕。中国南海位于亚洲大陆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具有显著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长夏无冬,高温高湿,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海水表层水温在25至28℃之间,年温差小,约为3至4℃。

相关海域 编辑本段

中国南海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渔业、石油天然气、新型以及航道资源,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爪哇海 爪哇海坐落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婆罗洲)、苏拉威西和爪哇岛之间,是连接南海、印度洋与澳大利亚的重要航道,位于巽他大陆架(面积179万平方千米)的南部。其东西长度约1450千米,南北宽度约420千米,总面积达到43.3万平方千米,容积约为2.2万立方千米。海水一般深度为40至50米,最深处可达82米。在9月至次年5月期间,表层海水流向西方,而在其他月份则流向东方。西部、南部和东北部靠近岛屿的海域富含石油和天然气,西部海域还拥有海底锡砂。南部地区多珊瑚礁。

沿岸的港口包括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三宝垄、泗水和马辰等。 安达曼海 安达曼海属于印度洋的一部分,位于亚洲中南半岛、支达曼群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南北长度为1200千米,东西宽度为645千米,总面积约为79.8万平方千米,最深处可达4171米。该海域的气候和海水受东南亚季风的影响,冬季湿度低,海面上降雨或径流稀少,导致海水表层含盐度较高,北部约为20%,西南部约为33%;夏季季风到来时,从缅甸涌入的巨大径流会在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区域引起海水表层含盐度降低。尽管海中渔业和矿产资源不多,但东侧有250种经济鱼类和海底砂锡矿。安达曼海曾是古代中国与印度商船往返的必经之地,现在的主要港口有仰光、毛淡棉和沙璜等。

主要城市 编辑本段

新加坡

新加坡,一个位于亚洲东南部的港口城市岛国,坐落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横亘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东口。北部与马来西亚柔佛州隔柔佛海峡相望,通过1056米长的长堤与新山市相连。南部则与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以新加坡海峡为界。作为东南亚海空交通的枢纽,新加坡拥有长达193公里的海岸线,总面积为714.3平方公里。地处赤道以南136.8公里,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温高且降雨频繁,年均温度介于24至27摄氏度。新加坡交通便捷,设施完善,是世界级的转口港和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其水运业繁荣,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同时也是亚洲主要的转口枢纽和世界最大的燃油供应港口。航空业亦快速发展,已开通通往60个国家和188个城市的航线。

马六甲

马六甲坐落于马六甲海峡东岸南段,位于马六甲河的东、西两岸冲积平原上,海拔约8米。总面积1664平方公里,人口约93.27万,是马六甲州的主要城市。该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6.8摄氏度,年降水量平均达到1950.3毫米。马六甲的历史可追溯至15世纪初,曾是马六甲王国的首都,也是中世纪东南亚的国际贸易中心。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马六甲是郑和五次访问的地方,并成为其舰队海外中转站。此后,马六甲历经葡萄牙、荷兰、英国的统治。由于马六甲河口淤塞,以及槟城和新加坡的兴起,马六甲的城市地位逐渐下降。目前,旅游业和制造业是该市的经济支柱,其港口可容纳1.5万吨级的海轮,用于大宗散装货物的装卸,也是橡胶出口以及大米、蔗糖等杂货的进口港。

主要港口 编辑本段

新加坡港

新加坡港位于新加坡岛南部,西接马六甲海峡东南侧,南临新加坡海峡北侧,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水域宽阔,受风暴影响较小。辖区面积达538万平方米,水深适宜,能够容纳吃水深度约13米的船舶顺利进港停靠。港口设施先进完备,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新加坡港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是欧亚海上航线的要冲,拥有200多条海洋航线,连接全球600多个港口,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国际航运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

皇京港

马六甲皇京港,一项中马合作的大型建设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完工。届时,它将超越新加坡港,成为马六甲地区最大的深水港。该港口由三个人工岛屿和一个自然岛屿构成,总面积达1366英亩。规划显示,第一岛将发展旅游业、文化遗产和娱乐设施;第二岛将成为物流枢纽、金融中心、商业区、补给站及高科技工业区;第三岛将建设综合深水码头和高科技海洋工业园;第四岛则规划为码头和临海工业园。皇京港的深水码头建成将终结新加坡港对马六甲海峡的长期主导地位,增强马来西亚的港口竞争力,并与该国港口发展战略相契合。皇京港的崛起可能使新加坡港在马六甲海峡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

风景名胜 编辑本段

马六甲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这里汇聚了东西方文化,拥有封建时代的寺庙和殖民时期的教堂,以及木质和石质建筑。1650年建成的红楼曾是荷兰统治者的官邸,现作为马六甲历史与民族博物馆;1511年建立的圣保罗教堂则是欧洲人在东南亚修建的最古老教堂。马六甲市内还有众多与郑和有关的遗址,如三保山、三保殿、郑和井和郑和船等。2008年,马六甲作为历史城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

浮罗交怡岛,位于马来半岛西北部沿海,由一个主岛和约100个热带岛屿组成,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岛上有东南亚最古老的岩层和多个森林保护区,文化遗产呈现多元化,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国家地质公园。该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海岸线和细腻的沙滩而著称,包括岩石海滩、沙滩卵石海滩、磨蚀平台、沉积平台、砾石坝、洞穴和残岛等。然而,马六甲海峡也面临着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污染主要来自陆地和船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加上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不当,导致河流和海洋污染。

马六甲海峡海洋环境污染的另一关键因素源于船只污染。频繁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进行废水处理、油罐清洁和压舱水排放等活动,排放的油料和有害物质对海洋环境构成严重威胁。随着超大型油轮运输石油和其他危险物品的出现,燃料泄漏或事故导致的污染一直是海上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常见问题。由于马六甲海峡是半封闭海域,石油泄漏或其他有害物质引发的海洋事故将对海峡的海洋环境造成灾难性的污染,破坏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扰乱海洋及沿海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 编辑本段

海峡沿岸国家高度重视海峡环境安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控制污染。新加坡政府针对城市污水排放和垃圾倾倒问题,建立了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和高效的固体废物处理系统,有效降低了内地和海岸水源的污染。这些环境基础设施在污染防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维护了港口水质和海峡生态平衡。马来西亚也制定了相关环境保护法规,采取减轻污染的措施。1974年,马来西亚政府颁布了环境质量法,涵盖水污染、土壤污染和石油污染等内容。

根据该法案,政府设立了环境局,负责监测海洋环境污染状况。此外,政府还推广环保技术,实施清洁计划,减少原材料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减轻污染损失。马六甲海峡的环境安全不仅需要沿岸国家维护,过境船只也应承担相应责任。所有通过海峡的船只必须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三十九条,在过境通行时遵循国际海上安全、避碰规则以及防止、减少和控制船舶污染的国际规章、程序和惯例。

附件列表


2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蒋方舟    下一篇 邓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